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科技

李峰课题组在纳米酶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18-02-26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泰山学者李峰教授课题组在纳米酶生物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Protein-Directed Metal Oxide Nanoflakes with Tandem Enzyme-Like Characteristics: Colorimetric Glucose Sensing Based on One-Pot Enzyme-Free Cascade Catalysis”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一区期刊,影响因子12.124)上发表(DOI: 10.1002/adfm.201800018)。青岛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韩磊教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张海姣为第二作者,李峰教授为通讯作者。

在自然界,串联酶广泛存在于众多生物体中,具有多种催化活性并能同时催化串联反应。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纳米酶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分析、医药等领域。目前,获得具有串联酶活性的纳米酶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如图1所示,课题组韩磊博士在多年从事纳米酶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合成了一种“串联纳米酶”。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该纳米酶的催化性能与催化机理,我们深入开展了串联酶的酶学性质、动力学、自由基分析、形貌及合成条件对活性的影响、同其他纳米酶材料的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该材料的特性,提出了一锅法、无酶葡萄糖比色传感新策略,解决了传统血糖检测方法中生物酶、多催化剂、分步反应、非原位反应带来的弊端。

  图1. 串联纳米酶的催化反应

据悉,李峰教授课题组现有教师10名(6名教授、4名副教授),承担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3项科研项目,以青岛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62篇(一区论文46篇,二区论文10篇,影响因子总和365.41,详见课题组链接http://hxyyxy.qau.edu.cn/channel/lifeng)。近年来,课题组致力于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在均相光电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相关论文12篇,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工程专项建设经费、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