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学习强国:青岛农业大学的暑期“文化味儿”很浓

时间:2019-08-31 来源:学习强国

2019年暑假,青岛农业大学各文科类学院纷纷加紧步伐,利用宝贵时间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学院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同时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经济、文化、管理等服务,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师生们普遍反映,这个暑期,“文化味儿”很浓。

抓党建、强学科、强专业 提升综合实力

暑假期间,青岛农业大学多个单位扎实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科建设,打造学院文化品牌。部分学院组织教工党支部利用假期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为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莱阳校区,瞻仰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学习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参观莱阳校区校园,学习老一辈莱农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此外,按照学校关于开展学院文化建设年的要求,外国语学院着力推进学院文化识别系统、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办公区文化走廊等的建设,在前期充分发动师生广泛讨论基础上,确定了“敦品励学 语通中外”的学院精神,以”融”做为学院文化标签。

在学科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主题,构思一个框架,组建一个团队,参加一次会议,阐述一个观点,拟写一个项目,发表一篇文章,申报一次奖励”的思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共选派教师参加学术活动27人次,其中6位教师参加了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还有不少教师利用暑假期间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

在专业建设方面,马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们,按照学校在线课程的建设要求,利用暑期集中进行了课程录制工作。为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努力打造优质“金课”,外国语学院派出教师34人次分赴全国多地参加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和发展论坛。期间,在7月28日于苏州举行的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中,由学院教师崔春燕、曲肖玉、陈晓庆组成的英语教学团队,荣获全国半决赛大学英语组二等奖。

送课堂、送知识、送服务”,发挥专业特长,助力地方发展

2019年暑期,多个学院组织师生进行实践调研,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效仿教授带领专家教授走进城阳区国学公园国学讲堂,为当地群众带来《苏轼:我生百事皆随缘》《<论语>中的孝道与为学之道》《原始儒家的修身智慧》等主题讲座,将优秀国学文化精神传递给市民大众。

国际教育学院将国际范、中国风、农大情三者融合,以“国际视野、中国立场、青农特色”为出发点,组织中外学子开展“筑梦世界”小候鸟国际夏令营等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打造一系列中外文化课堂,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青年力量、发出青年声音。在“GO GLOBAL”系列课堂中,来自巴基斯坦、津巴布韦等国的国际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欣赏丝路风景名胜,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培养自信的文化心态,深受孩子们欢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筑爱圆梦”服务团在山西省运城开展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来别具一格的国学小课堂,传播经典国学、弘扬传统文化。

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由党委书记陈锦铭带队,组织赴淄博沂源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沂源洋三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活动。学院赴济宁泗水社会实践服务团成功入选团中央“乡村稼穑情 振兴中国梦”、山东省“三下乡 千村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同学们在乡村振兴教研室主任包乌兰托亚指导下,前往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德锋挂职“第一书记”的泗水东仲都村,针对当地人才流失、产业布局提升等开展实践调研,进行志愿帮扶活动。实践团还与圣水峪镇合作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助力地方发展搭建平台。

管理学院学生分别组成“情系圣地延安 助力品牌发展”实践团、“情系北大荒 建功新时代”实践团,前往延安市黄龙县和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结合专业优势帮助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此外,学院的“‘青’遇白山,品牌助农”、“电商汇聚白山,品牌助力三农”实践团分别前往吉林省临江市和抚松县,帮助当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彰显学院特色,“中国故事 外语发声”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分队在青岛前海一线,向来自俄罗斯、英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国友人介绍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在青岛海军博物馆,他们结合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向一些来自国际学校、正在进行暑期游学的学生做国防宣讲,展现人民海军的光辉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 在感悟中提升修养

除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发展之外,不少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调研优秀传统文化、亲身感悟红色革命文化,同学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阅历,提高了自身文化素养。

人文学院副院长蔡连卫带领学生深入青岛乡村地区学校,开展了“讲好青岛故事 传承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和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艺术学院12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组成“寻工匠艺人 品味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赴12个省内县市开展为期38天的实践活动。团队以调研泥塑、风筝、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访非遗文化发展传承现状,体悟手工艺人的匠心传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底蕴。国际教育学院的“外国人眼中的山东”齐鲁文化实践团,组织来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的10余名国际生,赴青岛、淄博开展文化体验与调研活动,感受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齐鲁文化。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之外,红色文化教育同样是暑期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校青年先锋培育示范班学员赴临沂开展红色之旅,感悟沂蒙精神。学员们参观了红嫂纪念教育基地、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省政府旧址及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等,学习革命历史,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传承和发扬沂蒙精神,加倍珍惜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08209064460714717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owmenu=fals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作者:曲天泽 聂桅 陈克克 徐璐 刘璐 黄堃 毛凯梅 侯鉴璇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