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半岛都市报》70年专刊整版报道我校小麦育种研究

时间:2019-09-19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者按:2019年9月19日,《半岛都市报》国庆特刊整版聚焦学校长期以来进行的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系统回顾了学校作物学学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就,全面展示了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作物学学科,在不同时期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钻研40年,麦穗“笑弯腰”

青农大教授林琪主导小麦研究,让干旱地盐碱地实现小麦亩产过千斤

民以食为天。新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听林琪的故事,感受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们的饭碗如何一步步变得沉甸甸,从解决温饱到吃得饱、吃得好。

幼时无比渴望“馒头自由”的林琪不会想到,长大后的他,会用40年时间和小麦打交道。在青岛农业大学,他感受了小麦亩产200斤到1000斤的历史性突破;他主导的研究让“靠天吃饭”的干旱地和种不活农作物的盐碱地,也都实现了小麦高产。

小时候  一个月分不到3斤白面

62岁的林琪,退休前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北方人再熟悉不过的小麦。

和小麦研究打了近40年交道的林琪,对于小麦最早的感受就是渴望,对于馒头的渴望。

“我小时候,家里天天吃地瓜,地瓜产量高啊,还有玉米面饼子,那个顶饿。”林琪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孩子们来说,最想吃的就是馒头,但是想吃上馒头不容易。林琪家当时六口人,父母和四个孩子。每年村里分小麦时,一人一年大约60斤麦子,全家一年能分300多斤,磨成面粉也就200多斤,一个人平均能有30多斤,一个月还不到3斤。这点儿面粉,平常日子里根本不舍得吃。林琪说,自己从小心里就想,要是想吃馒头就能吃上,那得多幸福。

1978年,林琪参加高考跳出农门,进入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前身)农学专业。“莱农的科研水平非常高,像迟范民、位东斌等老师,都是很知名的农业专家。”林琪说,老师们带着学生,也不讲多少大道理,就领着在地里干,科研风气、敬业精神就感染到你了。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今天。

大学毕业  进了“千斤”小麦栽培组

1982年,林琪大学毕业后留校,带着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能吃上馒头这样的梦想开始了小麦栽培研究。

小麦是山东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林琪告诉记者,新中国刚成立时,小麦平均亩产也就36公斤,到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小麦亩产才到100公斤左右。“1970年,莱阳农学院在学院试验田里第一个创造出亩产500公斤的奇迹,那是我老师们的成果。”林琪说。

科研继续进行,理论越来越成熟。1978年,莱阳农学院的北方小麦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四年后,林琪进入小麦“千斤”栽培组。

从1970年小麦亩产突破千斤大关之后的20年时间,小麦亩产量一直在千斤左右徘徊。于是,林琪开始把研究领域转到旱地小麦上。林琪说,山东常年耕地亿亩,小麦差不多5000万亩,真正的水浇地1500万亩,有40%左右的干旱地完全依靠老天降雨,水是影响山东农业是否丰收的关键因素。怎么能在不下雨的情况下让小麦有个好收成,成为林琪重点攻克的难关。

通过研究,林琪的旱地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多年多点创出旱地小麦每亩600公斤以上高产麦田,个别年份超过每亩700公斤。该技术在山东、山西、河南及河北等累计推广1亿亩,增产66.83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100多亿元。而经过多年培育,林琪在2007年选育出的“青麦6号”耐旱小麦品种,在全年不灌溉、只“靠天吃饭”的状态下也能获得丰收。曾在2010年和2012年先后创出旱地全生育期无浇水情况下千亩方和百亩方平均亩产620.7公斤和703.5公斤的高产纪录,其中一个十亩方平均亩产更是达到712.9公斤。

2012年,全国开始推小麦耐盐品种,要跟盐碱地要产量。山东有30多个小麦品种参加试种,其中就包括“青麦6号”,第一年试种就创出盐碱地亩产449.01公斤的高产纪录。2014年又实现了盐碱地小麦亩产破千斤产量纪录。

退而不休  继续陪伴新人成长

在林琪等农业科研人员数十年的努力下,现在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可以过上想吃馒头就能吃馒头的生活。而林琪的研究还在继续。

从2009年开始,林琪主导进行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滴灌模式、滴灌水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在潍坊昌邑市,烟台莱州市与招远市,青岛的胶州、平度等地进行了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2015年实打验收玉米亩产1131.07公斤,2016年小麦实打验收亩产731.72公斤,实现周年节水30%~50%,提高肥料利用效率30%,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种植农户,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退休之后的林琪仍一直关注着节水灌溉。“一周会去学校两三回,有时也去农田现场。”林琪说,现在的年轻人团队做得很好,他们把青农大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了下去,自己现在更多是做做指导性工作。

相关链接:http://bddsb.bandao.cn/pc/bddsb/20190919/ArticelA04002YQ.htm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