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中国青年网:青岛农业大学实践团走进农田 调研农药废弃物

时间:2018-07-17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团队于青岛农业大学五环体育场中央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睿 摄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14日电(通讯员 孙仁妮)为全力支持奋力开创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的时代要求,助力农业绿色发展,鼓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绿之益”实践团一行10人赴德州乐陵市乐陵冢上村开展了为期4天的调研活动。作为青岛农大化学与药学院的学生,团队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农户调查农药使用情况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现状,并为当地村民们普及农药废弃物处理等的相关知识。

那时那地,未雨而绸缪

7月8日,团队抵达冢上村,于队员家里安置好住宿问题后召开了实践会议。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实践小队出发前,已经与当地政府村委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与交流,最终拟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针对活动方案,队员们进行了充分准备,在搜集了解当地农药使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情况同时,精心制作了农药调查问卷、农药宣传单页,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于队员家中开展实践会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仁妮 摄

深入农田,真知而灼见

七月份,玉米地一片绿色。走访第一天,团队走进农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袋子,开始一天的新任务。天气阴沉闷热,不一会儿,队员们就满头大汗,但似乎队员们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队员们相互鼓励,相互配合,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

在队员们的配合下,他们收集了满满两袋子废弃包装,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归类,团队总结这些废弃包装的特点,对村庄农户使用农药具体情况及废弃包装用后的处理方式做出了详细分析,队长程雪晴说道:“这些废弃包装各种各样,上面几乎都没有标注二维码。有些包装上甚至连生产厂家都没有,但是数量很多。田地旁边也没有垃圾桶之类的回收地方。我们先将这些包装带回去,咨询一下相关负责人。”

双向推进 ,上下而求索

转眼,已经来到第二天,天空阴沉,下着蒙蒙细雨。为提高调查效率,团队采取五人一组的方式分头行动,一组负责走进村户家里调查采访,另外一组则深入供销社、农药经销商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有些村民不识字或者在忙碌,但他们依旧协助团队完成调查,农民的态度使团队成员浮躁的心情变得平静,调研仍在继续。

团队走进一家农药零售店,售货员女士拿着放大镜在专心地看报纸,上前与售货员打招呼后说明了此次调研的原由。屋外的雨淅淅沥沥,屋内,阿姨则耐心解答调查问卷上的的问题,“村地里的的农药包装主要分为农药塑料瓶袋、玻璃瓶、铝箔袋三种,但由于农村环保意识弱,宣传和引导不及时,大多数农民在使用农药后随意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丢弃在田野上、道路边等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售货员向队员们说道。

走访农业局,三方齐受益

团队按计划来到乐陵市农业局,针对调研整理的信息,紧扣农业绿色发展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对梁军副局长进行了采访。

梁军告诉队员:“首先可以提高农药价钱,涨五返五,在保证农民利益基础上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是谁生产谁买单,各生产部门可采取相关方式,做到对农药包装的回收利用。最终加大对农民的精神扶贫,在思想上使农民做到主动。另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新性,尽力做到无毒无污染。”

采访最后,梁军对团队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希望团队能将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到每一个阴冷的角落,温暖每一个人,在宣传绿色环保的基础上诠释爱与奉献精神。

新型宣讲,对症下药

前期,团队走进田间,寻找“证据”;走街串巷,对村民进行调查访问,并将归类整理的调研信息反映到了农业局。团队依据调查结果,对宣传资料进行了查漏补缺。考虑到村里农户文化程度,团队提出创新想法,将文字图形化,通过简单易懂的小图画表达绿色农药的意义,从而达到高效率、快速见效的效果。

走上街头,队员分别到三五成群的村民们面前分发自己准备的农药宣传单页,并利用通俗的话语结合图画向村民宣讲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为之普及农药常识。对于农户提出的相关问题,团队成员会利用自身所学知识细心为之解答。其中一位老人激动着说道:“上面的画我看懂了,这个画的是水瓶,这个是大树,就是让我们要少用点农药。谢谢你们,我长知识了。”

一句谢谢,温暖人心。此次调研,团队走访6个村庄,共发放调查问卷200张,发放宣传单页600张,受益人数近千人。团队表示,实践结束后,将对调查问卷及走访农业局收集的相关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总结,会以自己的行动积淀绿色文化底蕴,传承绿色精神。

作者:孙仁妮 耿会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