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农大人物

刘霞: 矢志不渝, 乐育桃李

时间:2018-10-19 来源:宣传部

课堂上,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生活中,她是同学们信赖的知心朋友;她用博古通今的知识把同学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她用诲人不倦的精神将学生们步入进步的阶梯。她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最美教师”称号的刘霞老师。

创新课堂形式,“大班”也有互动

大家一听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大概都会觉得很枯燥无味,因为它不像其他的专业课那样更倾向于实践知识理论的传授,而是更加倾向于思想教育的灌输。然而,身为这样一门公共必修课老师的刘霞,却能够做到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这门课有趣,甚至让一堂课中5、6个班级的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积极互动,这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在备课时,刘霞老师以尽可能把理论转变为学生们可以接受的东西为出发点,上课时,她更是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在表达上更接近口语化,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她还把这些问题的落脚点也尽可能地和学生成长发展联系在一起,给予大学生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觉得个人和国家、社会的宏观政策是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关系逐渐建立的时候,学生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这件事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在教学过程中,刘霞老师坦言:“相比专业课的讲授,大班授课不会关注到每一个人,互动性差,还要让学生紧跟老师思路,不掉队,更是具有一定难度。”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为了尽可能让课堂变成研讨式、参与式的课堂,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分班、分组、分专题上课。

分班,就是把每次上课的同学按班级分,每个班分一两个大专题,再把每个班的同学以宿舍为单位分组,分配以不同的小专题。就这样,他们可以在宿舍内讨论,有人做PPT,有人找资料,有人汇报,以此作为平时分数当堂公布。

每次上课的时候刘老师都会拿出5-10分钟的时间来做学生PPT的汇报展示,要是有有创意的PPT就拷下来,角度好、见解好的还会给满分。除此之外,刘老师还在课堂组织辩论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无微不至培养,创造考研神话

作为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班主任,刘霞老师创造了一个班32个同学13人成功考取研究生。谈及这样一个成绩,刘霞老师笑称:“孩子们争气,作为班主任我很骄傲。”

“虽然考研成功的同学很多,但其实最初入学的时候,只有两个同学是被第一专业录取进来的。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都不了解,甚至有很多同学觉得社会工作就是做社区大妈的,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刘霞老师接着说,“最初我想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除了给他们上专业课之外,我还会自己看一些东西,并把自己在社会工作科学研究中的认识应用到开班会、聊天的时候,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其实是很棒、很有希望的专业。”

为了继续增强他们对这个专业的认同感,每年寒暑假刘霞老师都会给他们布置经典著作选读的任务,以此来培养自己的理论素养。学生们从大一到大三大概读了6-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都要上交一篇4000字的读书笔记。开始学生们都很排斥,但刘老师基于对学生未来的考虑,还是坚持布置下去,慢慢地,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日益收获。

“读书的作用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他们体会不到,但是考研的时候这种作用会体现出来,因为考研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研究生培养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经典著作的研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另外,刘霞老师从他们入学时就已经未雨绸缪了,从大一一开始她就组织考研成功的同学给学弟学妹开座谈会,向他们介绍考研经验,怎么选学校、选导师,就这样大一到大三连续做了三年,所以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不是特别迷茫,大部分同学都有明确的方向。

淡名利、甘寂寞,潜心科研为人民

在科研方面,刘霞老师对待学术研究认真扎实,甘于寂寞。在原有的中共党史专业的学术背景下,她一直开拓自己女性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刘老师谈到,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她的导师就是女性学的硕士生导师,而刘老师自己对这一方面也比较感兴趣,经过导师的指引,她写成了《妇女解放运动和解放思想》的毕业论文。工作以后,刘老师更是在我校开设了女性学概论的选修课,学生们选这门课的人很多,上课积极性也很高,后来她又开设开了一门性别与发展的选修课。

刘老师是我校最开始研究“失地女性农民”,关注“女性农工”的任,通过社会研究的方式,为政府提供建议和对策,帮助这个群体发出声音,让国家能够在政策上保护这个群体。在刘老师看来,学术的研究最终也是会影响国家政策,改变社会的。

刘老师认为,“我们这代人不太物质,通常会带有一种五六十年代人的情怀。我们把这种工作和研究当成一种事业,通过帮助别人获得一种价值感。”

刘老师做社会调查时最密集的阶段是一周去一次社工组织,一次待一天。除了做访谈、观察、参与他们的活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她们解决自己的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指导了很多女性的青年农民工通过考取学位和社工证,变成了为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份子,她整个人也变得更有获得感和自豪感。

在刘老师看来,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一定是要热爱这个职业的,一定要有精气神、充满激情,心里一定要有学生,设身处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其次才是要有广博的知识,要让学生觉得有吸引力。“一生中精力最好、体力最好、最有活力的四年是在大学度过的,我真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好这四年时光,不要荒废时间。通过听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实现自我成长和飞跃。”刘老师说。

(原载于《青岛农业大学报》第17期)

作者:学生记者 姜璇 马宁宁 石清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