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农大人物

侯丽霞:教育,是一场“修心”的旅程

时间:2016-11-16 来源:宣传部

人物简介:侯丽霞,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1978年10月出生,2001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1-2006年期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从孙大业院士,进行植物生长发育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获博士学位。5年来主持4项校级教改和多媒体课件项目,1项院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教研论文12篇;指导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篇;2014年获得学校第五届教学能手称号,并获得2014年度六合奖教金。2015年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2013、2014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和山东省项目多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索引收录论文6篇。获得省级奖励1项,厅级奖励4项。

前一节课才刚结束,迎着陆陆续续离开教室的学生们,一位身材娇小,戴着无框眼镜的女老师抱着课本讲义走上讲台,开始准备着上课的工作——她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侯丽霞老师。侯老师将课前准备做得差不多后,她课上的学生们开始进入教室。看到她的学生们,侯老师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常怀感激,幸运总会到达

“侯老师和蔼可亲,我们的课堂总是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401班的于婵告诉记者。原来,针对所教学生特点,侯老师备课时会加入一些特色案例,让学生更喜欢她的课堂。对于课程中较难的部分,她会结合视频动画之类的教学手段进行生动讲解,并配以板书的形式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如此,小测验也是侯老师课堂的一部分,“小测验让我们清楚自己到底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掌握。”于婵告诉记者,她在侯老师的每节课上都会学到许多知识,十分有成就感。

“每次上课之前,侯老师都会认真准备好PPT和讲义,除了专业知识,侯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生物技术1401班的付冰清说道。

记者初联系侯老师采访时,侯老师多次谦虚地表示自己还不够优秀。2013年之前,侯老师因为自觉教学水平还不够,很少参加教学比赛,2013年时,生命科学学院组织所有年轻老师参加教学比赛,侯老师精心准备,得了院级奖项。于是,学院便建议侯老师申报了校级的教学能手比赛:“当时的教研室主任刘洪庆老师鼓励我,在学院里能得奖说明我有这个能力,应该去参加学校的教学比赛试一试。”

抱着尝试的心态,侯老师参加了比赛。由于参赛的老师们都很优秀,她开始时对获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后来在一次偶然交谈中,生科学院院长刘新教授了解她这个想法后,非常认真地鼓励侯老师:“如果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想办法做到最好。”在院长的激励下,侯老师又有了信心并积极备战。最终,认真的准备加上高水平发挥,侯老师获得了校级的教学能手奖。

经过这两次的得奖经历以及老师们的多次鼓励,从2015年开始,侯老师开始积极主动申报了学校教学质量奖并获奖。侯老师获的多项奖励也表明,她的课堂确实内容丰富,“干货”很多。

从“菜鸟”老师到课堂“达人”

别看现在侯老师的课堂这么出彩,频频获奖,但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她还有一点点的迷茫。“我教的是专业基础课,内容比较枯燥,所以学生们没什么回应,当时我经常讲着讲着就讲不下去了。”

尽管如此,侯老师并没有因此气馁,她去其他老师的课堂听课“取经”,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甚至经常请学生们提意见。“快期末时,我就做个问卷调查,看看同学们有哪些意见,问卷上的字句我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很多同学都建议我加入一些趣味性案例或亲身经历。”侯老师告诉记者。

侯老师清楚地记得,来到学校第二年第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当时的教学督导尹老师来到课堂听课。那时的侯老师虽然已经讲了一年的课,但还是欠缺经验。下课后,尹老师为侯老师提建议,尽量不要照本宣科,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俩还约定,本学期期末再来听课。侯老师听从了督导的建议,课后延长备课时间,课上不断调整教授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期期末时,尹老师如期而至,发现侯老师比刚开始有很大进步。多年过去,虽然尹老师早已退休,但侯老师依旧视尹老师为“引路人”。“感谢他对我教学上的指导,这是对后生教学之路上温暖的鼓励。”侯丽霞老师笑着说。

在侯老师心中,对学生负责是她的原则,课堂上的她总是多一分责任与认真。“细胞生物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学科,从我教学以来,课本已经进行了四次改版。”因此,在备课时必须不断融入新知识,这是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除此之外,侯老师还会在授课内容中寻找切入点,在合适的内容上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每年10月份是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化学奖和物理学奖获奖揭晓的时间,每当此时,侯老师便会及时上网了解相关内容,并及时传授给学生。“有时候我常常思考,等我五十多岁的时候,应该讲些什么,还能否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侯老师笑着说。

“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从前的侯丽霞老师很怕学生们问一个问题——“我学习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由于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找工作根本不会直接用到,对此,侯老师当时也没有摸透,更不要提如何给学生解释了。

直到有一天,侯老师在《超级演说家》上看到了英语教师董仲蠡的演讲,题为《教育的意义》。此刻,侯老师思绪突然清晰——教育,就是修心,就是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大学的教育就应该是这个过程。

从此以后,侯老师便开始主动向学生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身为学生,上课是责任;其次,教育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改变思想的过程,第三,教育可以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多数学生听懂侯老师的解释后,更加认真地听好每一堂课,为从教育中完善自己而努力。

侯老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大学时,她便很喜欢教育事业。“从2006年到现在,我站在讲台上已有十年时间,我还是像开始那般,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我的‘孩子们’。”说到这里,侯老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跟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与他们一样,充满活力和朝气。”

对于以后的教学和科研,侯老师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想法:“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当增强幽默感;另一方面,要向科研水平高的老师看齐,用高水平的科研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作者:学生记者 张昕 潘思语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