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农大人物

兰进好:教研齐举,甘做莘莘学子成材梯

时间:2018-07-03 来源:农学院

【人物名片】

兰进好,男,1973年12月生,青岛人。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种子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公众环境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从事作物育种与种子科学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擅长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有机融合,实现目的基因的高效聚合,进而达到改良目标性状,创新种质、培育突破性作物新品种之目的;曾荣获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卓越教学奖、第四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5月29日,中共青岛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文件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四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的通报》(青教工委[2018]27号),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兰进好副教授获评第四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

6月25日至29日,兰进好便赴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由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承办的高校教学名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这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在与记者的交谈过程中,兰进好由衷的感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国家级教学名师所教授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从事教学研究的途径和策略令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教研,都要讲究合适的途径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尤其重要,我将把实践与理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应用到现实教学中去。

从教20多年,曾获卓越教学奖、第四届青岛名师奖多项教学荣誉的兰进好副教授在学生中有着极佳的口碑。记者怀着深深的期待,希望能聆听到兰老师的教学育人经历。

“做教师,先做人,教学是个良心工程”

路易斯·康说:“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

在谈及作为优秀教师具备的素质时,兰进好用这样一句话反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跟着像我这样的老师上课,作为家长的我会不会放心,会不会满意?”没有华丽的语言,他只是无时无刻不用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问自己,这无疑是他严格自我评价的标准,因为作为教师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父亲。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教学状态,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对学生是否真诚对待,是否教无不尽……将良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对学生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理想的教师一辈子都在积淀知识,更新他的知识结构。他说道,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同时理论和技术更应科学地结合。二者需遵循“有用”原则,不论是对于学生以后的深造还是就业,都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学到的知识是有用处的,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兰进好希望自己是他们大学学习的促进者,更是学生以后生活、学习、工作能力的培养者。他一直秉承“良心”教学的观念,在他看来,不认真教学,不好好教学,是一种严重的师德缺陷,因为这不仅浪费了学生不可复制的青春,更是扼杀了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

“做教师,先做人,教学是个良心工程”这是他对于“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简洁深刻的解释,更是他对于“自己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深入深切的思考。

授课的艺术性是一种跨越年龄的“通道语言”

24岁的兰进好刚刚博士毕业便留在山东农业大学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依稀记得年少的自己站在讲台上,给与自己年龄相当的人上课时的感受。俗话说,同龄人间共同话题永远说不完。于是,“枯燥”的专业知识在兰进好的课堂上便成了大家学习的乐趣所在,与同学们的每一堂课都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渐渐地,他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便就此养成了,造就了他在学生之中的良好口碑。

但是,随着教龄的增长,他与同学的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网络的影响、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感到有趣的笑点越来越少,许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在学生眼里没有那么有趣。同学们的笑点变高,这让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渐渐变少,教学没了激情,这样的瓶颈期令他自己也相当苦恼。后来,他渐渐发现,课堂教学风格往往与学生的心理有关,于是他便潜心研究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探索如何将知识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教给他们,重新实现趣味教学。于是,在2017年9月份,他主动要求担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1班班主任,他说,他一定要立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挖掘学生的知识笑点,不断探索超越年龄的课堂交流方式。

教无定法,授课的艺术性是一种“通道语言”,永不变质,永不过时。

“教研齐举,甘做莘莘学子成材梯;教学并重,誓为蓬勃种业育精英。”

兰老师的电脑上,这26个醒目的大字一直作为他的电脑屏保上。他说道,这是2005年工作时的格言,一直沿用至今,希望它们能时刻提醒自己,并以此作为鼓励。

20年的教学生涯中,学生们的存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在课堂上提出的课本上、网络上从未出现的问题,不知不觉间打开了他另一扇思考的窗口,值得自己去反复思考。学生在实验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教学科研都有一定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的正能量——“老骥怵负犁,幼犊敢搏击”。有些让自己打怵的事,在学生眼里都是值得尝试的挑战。许多学术观点都是从学生身上获得的,在集思广益中,萦绕脑中迟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迎刃而解。

学生对新事物的看法新奇,在他们身上,理论与实践可以更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兰进好愈发觉得,跟着年轻人在一起,心态也变得年轻起来,他坚信年轻人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力量是巨大的。

“助教”生涯值得经历——给年轻老师的建议

兰进好说,可能从资格、能力上,年轻教师一毕业就成为讲师或者讲师以上职称,但他依然认为,每个年轻教师从心理和经历上,一定要有一个“助教”阶段。不经历这个阶段,虽然年轻老师的知识足够,但是其授课的技巧性、艺术性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建议年轻教师入校后,要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扎扎实实地做2-3年的“助教”,多参与课堂听课,多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打牢坚实的专业基础,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充满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教育的本质是爱,正是由于他将爱赋予学生,才收获了充实满满的精彩人生。

作者:王冠颖 编辑:王冠颖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