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乡村振兴_媒体

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农大:情系三农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9-11-25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为民富民”为天职,努力探索契合帮扶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在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上展现青农风采、贡献青农力量。

一、把使命背在身上,勇啃“硬骨头”,打造盐碱地上扶贫新模式

矢志“三农”一直是青岛农大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紧盯黄河滩、勇啃“硬骨头”,创新探索出“可复制、能推广”的重盐碱区域脱贫致富新模式。

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地处黄河三角洲800万亩重盐碱地带,村民生活极其困难。为了改变当地贫穷面貌,学校主动揽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先后组织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300余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进驻毛坨村,扎根盐碱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历时7年时间,在无土栽培、盐碱地改良、耐盐新品种选育、葡萄种植等方面系统规划、整体突破,不仅选育出耐盐耐旱小麦“青麦6号”、花生“宇花2号”等多个优良品种,而且逐步打造起一座集研发、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成功探索出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毛坨模式”,在盐碱地上找到了一剂脱贫致富“良方”。

目前,“毛坨模式”已全面辐射到了周边多个地区,为整个黄河三角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样本。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模式已为当地累计节水30多亿方,改造盐碱地23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得到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二、把责任扛在肩上,下足“绣花功”,闯出科技帮扶新路子

科技扶贫重在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学校充分利用农科人才技术优势,结合不同帮扶地区实际,对症下药,精准服务,走出一条科技扶贫新路子。

坚持以点带面,大力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社会服务,建立了一大批产学研综合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服务基地。据统计,青岛农大在各地建立的专家工作站、专家大院有200多个,实现了“农民需求精准、技术供给精准、示范带动精准”的良好态势。针对青岛市移民村农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学校统筹调配精干力量,组建了多个“三合一”科技下乡专家服务团,采取“一对一”保姆服务方式,持续稳定开展帮扶。近年来,服务团直接扶持移民14.2万人,服务对象覆盖890个村,连带73万人受益。这一经验做法被水利部录入《全国水库移民工作典型案例》。

注重农科人才培养,不断拓展科技帮扶覆盖率、纵深度。学校设有11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的立体组合式师资培训队伍,大力培养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近年来,学校累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次700多个、培训5万余人,培训范围覆盖全国11个省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内生动力。

三、把担当记在心上,做强“增长点”,创出产业脱贫新示范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治本之策,但培育产业绝非一日之功。青岛农大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

近年来,学校在不同地区先后打造了高抗玉米、抗逆小麦、优质花生、加工专用苹果、耐寒茶树、有机韭菜、高产甜瓜、早熟草莓、优质肉牛、特色水禽、杂交扇贝等10多个特色农业产业链,有力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学校姜卓俊教授,他跑遍大半个中国,在全国培育出一个又一个草莓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县,并指导各地形成融草莓种植、深加工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圈,被百姓亲切称为“草莓大王”。在烟台福山回里镇,他指导推动当地村民从无到有发展草莓产业,如今年产值已达几十亿元,让小草莓真正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作为一所有68年办学历史农业院校,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不断提升学校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为赢得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19/10/21/art_11972_7729248.html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