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出发 来一场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

时间:2019-03-07 来源:校报

编者按:社会实践是我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 我校每年结合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 今年寒假期间, 学校组织 400 多支实践团队、 3000 多名师生, 奔赴省内外各城市, 围绕政策宣讲、 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回访母校等主题开展实践和调查。

寻英雄足迹 国旗在我心

这个寒假,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作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国旗护卫队是我校的品牌社团,成立于2003年,隶属校团委,负责学校日常及大型活动的升、降、护国旗任务,是校园红色文化的出色引领者。

街头普法 传承热爱

2019年1月,国旗护卫队社会实践淄博队赴淄博市临淄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来到淄博市张店区小义乌街道,走上街头对路人进行随机采访,采访内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效实施时间,国旗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在哪些地方升起,会在什么情况下降半旗……这一环节旨在让大家对国旗法有所认识和了解,让大家在内心中真正地尊重国旗。

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国旗的尊重应从小培养,为此团队成员们在临淄勇士幼儿园组织了宣讲活动,为小朋友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知识。普法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让小朋友们理解和接受是一道难题,对此大家早有准备,队员们采用易于小朋友接受的方式,譬如播放正确升国旗的动画片,与小朋友们一起画国旗等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与课堂的“老师”产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次宣讲,幼儿园小朋友从最初对国旗的茫然走向熟悉,走向尊重,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看到孩子们的活泼开朗,看到孩子们对祖国和国旗的热爱,听到孩子们长大的理想是去保卫国家,真的感觉很欣慰。”来自化学与药学院功能材料1802班的李俊龙感慨到。

忆抗战历史 传优良作风

黑铁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淄博市张店区东北部的卫固镇,在这里曾经孕育了山东省抗日史上三大抗日武装起义之一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在普及国旗法之余,专程来到这里领略国人抗击日寇侵略的英雄壮举,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抗战历史的回顾,首先不能忘记抗战中的亲身经历者——老兵。队员们来到了临淄市辛东社区和张店区第一干休所拜访慰问抗战老兵。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声音含糊不清,但当队员们问及抗击日寇侵略的事情时,老人们声音顿时提高了许多,眼神中也焕发出了当年的神采。“与身经百战的老人们聊天总是让人难忘的。” 李俊龙讲到,“有一次和老人聊天,聊着聊着老人回想到了伤心的往事,哽咽着说不出话,我们顿时就感受到了老兵们当初的艰辛,对日寇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非常愤怒。”

为了感谢抗战老兵们为国家的付出,在临淄勇士幼儿园宣讲时,队员们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特地为爷爷们录制了一段拜年视频,当团队成员把这些视频播放给爷爷们观看时,爷爷们被孩子的朝气蓬勃所感染,露出了感动的笑容。老人们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多的期许,他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成长为勇敢、坚强的新一代青年,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却让同学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这其中既有对祖国未来“花朵”的期待,也有对老兵的崇敬,还有对自己爱国意识的提高。“通过这次拜访老兵,深感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责任重大,我们的国家建立不易,对以后的国旗护卫任务更是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李俊龙说到。

感受一个乡村的振兴之路

繁荣小镇 和谐美好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年则成为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新起点。四十多年来,改革春风吹满地,一个个村庄历经沧海桑田,实现了一次次蜕变,人民富起来了,国家富强了。

今年寒假,记者作为成员之一,和同学一起组建了管理学院“济南大桥镇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实践服务团,深入调研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

当我们来到这个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宁静祥和、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我们走访了村民家,有很多家庭都建了二层小楼,家里装修得很精美,村民都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到经济的发展,他们都是滔滔不绝,日子越过越好,办了新农合,生病拿药可以报销一部分,有些人家还租了门头房,自己做点小买卖。村里的小孩子大部分都在镇上上学,上下学都有校车接送,送到村头,很是方便,孩子们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村里整体的文化水平,也出了不少大学生。村里还建了一个广场,方便村民们锻炼身体,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有几个孩子在打篮球,队里的男同学还教给他们投篮和运球的技巧,很快便和几个孩子打成了一片。我们向他们了解了学习以及学校的情况,他们都对学校很满意,既喜欢学校,又喜欢上学。

深入调研 掌握农业农村现状

据了解,这个村的集体收入每年可达200余万元,主要以租赁为主,比如:厂房、商业营业房、体制造加工等。有外来企业50多家。现有可耕地800余亩,耕种收割等都由集体承担。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除去个体经营以外,几乎都在市里上班。全村人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是全镇屈指可数的富裕村之一。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线的入户率百分之百,小车户拥有率可达百分之三十,村民农保农合参加率达百分百。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幸福指数逐年上升。

村民带领我们来到了当地的生产基地,这时农作物才刚刚露出芽。在每两排小幼苗中铺设黑色的管道用来滴灌。使用有机肥,并采用滴灌方式,可以达到节水增产效果。随后,村民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大棚。大棚周围是暖气管,用来增加室内温度;两侧是通风口,用于通风。通过深入观察,让我们对温室农业有了不少了解,增长了见识。

收获 在实践中增见识长才干

1月19日,我们就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经济发展问题,来到马店集市附近、村子的小广场等人口聚集的地方发放调查问卷,当地的村民热情向我们说了近年来村里的经济发展变化。

这三天的走访和调查,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桥镇马家店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国新乡村的发展活力,人们生活的安康和富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初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知识与能力去克服它、解决它。在忙碌短暂的几天里,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同时也认识到了所学知识的不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在实践中成长。

回访中学母校 展示青农风采

母校,永远是毕业生最怀念的地方。本着服务母校、宣传青农的目的,为更好地树立青农良好形象,传承青农优良学风,展示我校学子风采,积极搭建我校与高中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进入青岛农业大学学习,园艺学院“情系母校”小分队赴“母校”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以“回访母校,携手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本是飒爽英姿少年郎,何怕峥嵘路太长。”一个个深埋书本的脑袋,一阵阵写字的沙沙声都是对这句话的充分阐释。这些为高考不断拼搏的身影让实践服务团副队长王菲回忆起了去年的自己,也是这样深陷题海,不分昼夜,笔耕不辍。在现场,她诚恳叮嘱学弟学妹:“你们的努力一定不会被辜负,你们心仪的大学正等着你们的到来。”

在“回访母校,携手成长”的宣讲中,实践服务团负责人代璐杨详细向高三学子们介绍青岛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录取分数线等,让高三学子们了解大学,了解青农,从而为自己定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代璐杨也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态,希望为处于迷茫的同学指点迷津。“没有付出,哪来收获。”尽管准备各种材料,克服人多紧张的自我情绪都是巨大的挑战,但认真去做后,代璐杨也表示自己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在许多材料中抓住重点,能够在几百人面前淡定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施恩不记 受恩勿忘

“最让自己满意的方面,是自己高三这一年多的经历,能够帮到曾像我一样处于迷茫时期的高三学子。”代璐杨回忆社会实践活动时说到,“自己曾经也面临高三的无尽压力,正是回母校的学长学姐们的鼓励,才使我的内心备受鼓舞。”施恩不记,受恩勿忘。当我们有能力传递关怀时,一定要竭尽全力,虽然个人的力量微小,但足以引起“蝴蝶效应”,对别人造成积极影响,更何况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份不应推卸的责任。

由于高三学子们的时间太过宝贵,实践服务团没有过多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只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青农相关信息,解决疑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次回中学母校,班主任仍然不忘对我悉心教导,关心我的生活,向我传授大学学习经验,为我解疑答惑,拨开云雾。”王菲感慨到。其实,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老师们传授的知识,更应该是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只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作为大学生,我们就要热爱我们的专业,热爱我们即将从事的工作,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

为爱而行 结缘云南

虽山高路远 但初心未改

一路由北往南,连绵的高山,长长的河流依然抵挡不住手拉手义务支教队云南小分队。他们一行十人,满载着爱与希望,来到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巡检司镇龙树村进行义务支教。

团队负责人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702的张振说:“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西部偏远地方的乡村儿童所受到的教育和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及的,经过与当地弥勒市巡检四镇镇政府等单位的联系,发现这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选择了云南。”就这样,大家一路到达云南,在这里了解西部乡村教育的现状,学到不一样的知识与技能,为西部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生活环境艰难 爱与温暖依旧

作为北方人,如果是第一次到云南这个地方,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气候比较寒冷,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张振当时就患了严重的气管炎,吞咽东西非常困难,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队友之间彼此帮助,共同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张振说:“当时队友悄悄地给我煮了一盆梨汤,由于队友没有经验,所以第一次做很困难,让我真的特别感动。虽然吞咽东西会很疼,可我坚持全喝了,因为那时还有十天,我希望和队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给云南的孩子们呈现最好的我们。”

教授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对孩子们讲解课程,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比较前沿的科技,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张振告诉我们,课程的每个模块提倡教孩子如何发现、提问、思考、研究问题,这些能力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科学知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模糊短暂的,那么我们希望孩子们至少可以明白发现生活中科学问题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科学精神的培养比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

体悟支教 收获成长

张振是第二次来到这里,这不仅让他感受到了熟悉与亲切感,而且教课也更加的自然。“我很高兴,自己能够为这些孩子们做的事更多了,自己教课的状态更好了,孩子们也更喜欢我的课程了。”

在这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拥有同一个梦想,大家一起努力,积极参加实践,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这里,队员们协调合作,以包容的心对待每一个人,用没有任何功利的心来去做有意义的事。张振告诉我们:“对于队员们每个人来说,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不一样,自己收获到的东西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队员用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了精彩的支教视频;有的从不识油盐酱醋,到可以颠勺做饭;有的每天晚上熬夜到一两点,用自己的课程为孩子们打开新的大门,收获着劳累中的快乐。”通过这次支教,队员们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经历,也对云南有了一些了解,为以后的志愿服务指引了方向。

云南之行,支教成员们用认真的态度、积极的行动,为每位孩子带去新的知识,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带领他们开阔科技视野。大家共同努力,将爱播种,将知识播洒,为孩子们送去爱与温暖。

  (原载于《青岛农业大学》第977期第四版)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cuepa.cn/index.php?release_id=144627&paper_id=759242

作者:郭佳华 宋志清 李楠 王溪 王奇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