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乡村振兴中的农大实践】真菌千万亩 农民俱欢颜

时间:2018-12-17 来源:校报

  

郭立忠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产育种及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益生菌理论与应用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兼任国家食用菌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国家光伏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副团长,山东省食用菌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

近日,在莱西市沽河街道西沙埠村臧玉佳的菌菇种植大棚内,一个个黑皮鸡枞菌刚从菌包里冒出头来,长势喜人。臧玉佳原本是个养鸡户,后来利用废弃的鸡棚设备,把鸡棚改造变成了菇棚,发展珍稀食用菌种——黑皮鸡枞菌种植。“种植这种食用菌比饲养小鸡的收益还要高一些。”臧玉佳乐呵呵地说。

在当地,像臧玉佳这样的养殖户有很多,西沙埠村的农民靠着种植黑皮鸡枞菌、绣球菇等菌种,让口袋里又多了一份鼓囊囊的收益。

而这些改变的发生,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郭立忠教授以食用菌种植振兴乡村的实践结果。作为一位青岛市科技特派员,郭立忠教授心系农民,不懈追求,突破创新,其社会实践范围立足青岛,更发展至全国多个省市。

发展现代农业,珍稀绣球菌前景可观

在西沙埠村,村民们不仅试种了黑皮鸡枞菌,还试种了另一种珍贵菌种——绣球菌。绣球菌又叫绣球菇,因其具有超高的激活免疫能力,在日本有“梦幻神奇菇”之称。普通蘑菇生长在阴面,而绣球菇每天需要10小时以上的照射,是世界上唯一的“阳光蘑菇”,也被誉为“万菇之王”。

绣球菌资源蕴藏量非常稀有,是世界非常珍稀的名贵药食两用菌菇。它的野生数量极少,国内偶见于东北长白山、云贵川等地的高山的云杉、冷杉林中。

正因为营养价值极高,野生数量又极少,导致多年来绣球菌的价格一直相对昂贵。野生绣球菌卖到每千克100元的高价,但依然在欧美、日本极为畅销。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推广能够大规模种植绣球菌的技术,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大趋势。

近年来,郭立忠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绣球菌规模化培育及绣球菌多糖提取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为更好地推进珍稀食用菌绣球菌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丰富珍稀食用菌的生产品种,示范绣球菌栽培关键技术,推广鸡棚绣球菌栽培新模式,2017年,郭立忠教授带领创新团队在西沙埠村进行了绣球菌种植试点,推广鸡棚绣球菌栽培新模式,进行食用菌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与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腾笼换“鸟”,创新食用菌种植新模式

莱西市西沙埠村位于莱西市区西部大沽河西岸,原本人均收入不过4600元,是一个很寻常的小村庄。郭立忠教授和他的创新团队的到访让这个小村庄不再平静。

“绣球菌是一种品质良好的菌种,但好品种不等于好收成。好的品种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有好收获。”郭立忠教授说,绣球菌和其他菌种不一样,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或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生长成为营养丰富的菌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察和论证后,郭立忠教授发现,当地很多农户家都有养殖用的鸡棚。这一原本已经被不少农户闲置无用的装置,却让郭教授眼前一亮。

“我提议将原有的鸡棚进行改造,利用原来的养鸡加温设备,加上三条喷雾路线,将鸡棚改造成为菌菇种植棚。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原有设备,减少栽培的投入,而且正适宜绣球菌的生长,能够给养殖户带来新的转型收入。”

鸡棚里种蘑菇?当郭立忠教授提出这种在鸡棚种植的新模式,西沙埠村农民又惊又奇,没几个人相信他。经过郭教授的耐心解答,大家终于同意试试,利用闲置养殖棚种植珍稀食用菌品种,既能利用闲置装置,又能获得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农民还有一个疑问——这么珍贵的东西,能不能种得活?

郭立忠非常坚定自己的选择。“棚内种植技术已经成熟,菌种的品质也较好,但有鸡棚改造的优势,新品种进入市场经济效益好,今后可以大力发展。”今年,村民们的收益很好地回答了大家最初的疑问。

服务科技咨询,以产业联盟带动区域发展

郭立忠教授服务乡村振兴的足迹并不仅限于青岛市。2014年2月,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光伏食用菌扶贫工程项目在青岛启动,打响了由青岛光伏产业联盟和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团队联合推动实施的“山东省光伏食用菌百村强力扶贫示范工程”的第一炮。

“光伏食用菌扶贫项目是为了谁?农民了解了之后是否愿意加入到种植队伍里去?它与普通大棚相比有什么区别和吸引力?企业、政府要依靠什么让农民愿意承包大棚?”郭立忠说,山东省光伏食用菌百村强力扶贫示范工程的核心正在于发挥产业团队力量,用实践来回答这些问题,真正让农民致富。

2015年年初,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委、县政府邀请一批农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对本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该地区环境气候适宜,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

可是,食用菌产业到底如何发展,才能不走弯路?他们慕名前来,找到了郭立忠教授寻求建议。“政府出规划设计、统筹全局,金融机构出贷款,科研院所引进技术,农户在园区集中生产,龙头企业负责生产菌棒、产品收购,食用菌产业紧密联合产业发展要素形成产业联盟。”郭立忠教授为阜平县以食用菌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做出了食用菌扶贫的科学规划。

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阜平县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倾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并首先扶持贫困农户。为解决技术难题,县里聘请10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郭立忠教授是其中的一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为当地食用菌扶贫事业保驾护航。

孜孜不倦,坚定以食用菌种植富农之心

郭立忠教授对社会服务的执着追求,源于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热爱。早在1996年,郭立忠教授经学校选派在东营市河口区六合乡挂职科技副乡长1年,这一年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深刻体会到了农村老百姓的淳朴,以及他们渴望科技致富的迫切愿望,也坚定了他在教学科研之余积极为老百姓提供优良新品种技术服务、进行科技服务的决心。

在指导地方产业发展之余,郭立忠长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农民培训。2018年5月,他受邀为胶州市食用菌协会80名学员授课,为学员讲授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授课结束后,郭教授在食用菌栽培基地进行了现场教学,有效解决了学员在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使学员学到了更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

30多年深入食用菌科研、生产一线的宝贵经历,多年来与生产一线的密切接触,丰富了他食用菌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郭立忠教授对山东省食用菌生产的过去和现状都非常熟悉。同时他将科学管理经验应用到食用菌产业服务中,探索出了科学的现代食用菌产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有利资源,真正把“政、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高原之地,荒草漫漫无农事;寒冷之位,凌凌六角盖仙境。食用菌种植,让一个个荒芜之地变为一方方富饶之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又一份农大之力。

原载于《青岛农业大学报》2018年12月14日第974期二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宗玲 通讯员 王敬 赵鸿儒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