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生

国学经典教育 《大学》精读圆满结束

时间:2018-04-24 来源:图书馆

4月20日,伴随着《大学》精读班学员们的精彩分享,青岛农业大学“滋兰树蕙”国学经典教育——“《大学》精读”活动在图书馆703芝兰书室圆满结束。自3月9日《大学》精读班开班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柳清泉老师的精讲与导读下,图书馆举办了五期《大学》精读活动。在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精读的过程中,学员们逐渐从原来的一知半解到开始真正理解《大学》的思想内容,走进《大学》之门。回顾《大学》精读班的每一期活动,都让人受益良多,回味无穷。

在第一期活动中,柳老师详细的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于《大学》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版本问题,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大学》的整体框架,包括经一章的“三纲八目”以及传十章对《大学》经的具体阐释。 “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原是曾子《礼记》(共49篇)中的一篇,后经宋儒程颢、程颐推崇,朱熹将其摘录出来,做了《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经一章总领《大学》全文,主要讲述“三纲领”及“八条目”内在的逻辑关系,提出何为大学之道以及如何践履大学之道,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是“知止”,知道前进的方向才能定心、精心、安心前行并终有所得,再辅之以践履“大学之道”八法,知道事物的本末终始,最终指向“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本在追求。

从3月16日会读活动的第二期开始,我们精读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具体内容。《大学》第二、三章从“传之首章,释明明德”开始,引用《尚书》之《康诰》《帝典》《太甲》《盘铭》以及《诗经》中的内容,对明明德进行解释,引经据典,以古之先贤的事迹告诉我们“明明德”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人应该自明其德,使自身美好的德性彰明光大。《大学》第四章讲“止于至善”的问题,人和物皆有当止之处,圣人也不例外。成大人者当使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人人都知其所当止之处时,整个社会亦会自得其所。面对郑玄本《大学》与朱熹本《大学》文本顺序的不同,在选择通行的朱熹本《大学》的同时,柳老师还将补发给同学们的郑玄本《礼记注疏卷第六十·大学第四十二》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讲明为什么郑玄本理解为“亲民”而朱熹本释为“新民”,使同学们对《大学》的内在逻辑有了清晰的了解与认知。

在第三期和第四期的会读活动中,师生共同对大学之道的践履八法进行了精读与体会。“诚意”章要在端正意念,真实无妄,不欺骗自己且在慎独上实用其力。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慎其独;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君子必诚其意。“正心”章主要是解决人的情绪或情感问题,喜怒忧惧皆心之用,若不能省察则易失其正,勿因诸情而大动其心,要安顿好自己的情感。“修身”章主要讲要在与他人及他物的关系中修养自身,常人之情常因其所偏向行事而不加审视,如此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得修,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要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齐家”章主要讲如何正确处理家庭内部关系,并通过齐家的方式迁移到治理国家的层次,要以身作则,能推己及人,所谓“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齐家之要在于心诚,能进尽孝悌慈敬之心,能宜兄宜弟宜家人,亦可迁移于事君长使众庶治理国家。《大学》末章第十一章讲治国平天下之道,引用《诗经》与《尚书》的内容,将民众和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从得众和失众的角度上阐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君子恪守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则民有孝悌慈敬之心;君子先慎乎德,则民是瞻是望;君子见贤能举、举而能先,行善则得天命,忠信以得天下。治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行义则得民之心。

通过柳老师对《大学》的文本精讲与师生的文本细读集思广益,同学们对《大学》的文本逻辑以及思想价值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领悟。在第五期的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会读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知止的问题,通过“定、静、安、虑、得”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过程。有的同学也将知止解读为自己想要什么,或是想达到何种人生定位的问题,从自身的角度对知止进行解读。二是诚意与慎独问题,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慎独成为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慎独是一种自律,是一种自我警戒。面对外在世界的种种诱惑,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要安顿好自己的内心,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地做积极向上的追求,对外界事物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是齐家问题,很多同学讲到了自己家庭的实际生活,如何孝敬父母,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四是“絜矩之道”延伸出来的“推己及人”以及“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思想,对同学们的身心修养、社会交往、大学生活等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滋兰树蕙”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自去年五月由人文社科学院柳清泉老师在图书馆发起以来,一直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爱,以自己不同形式的热情为国学教育献计献策。

 

作者:李振坤、张祥升、张宁、杨宁、柳清泉 图片:崔天青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