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乡村振兴中的农大实践】乡村振兴中的农大担当

时间:2018-04-16 来源:宣传部

乡村振兴中的农大担当

——访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牟少岩教授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公布。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月28日,牟少岩教授为学校党的十九大精神处科级干部培训班、“党校讲堂作了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内涵和我们的使命》的报告。报告结束后,他接受记者采访,就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个振兴”以及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担当和作为,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充分发挥优势,在五个振兴中寻找机遇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牟教授认为, 青岛农业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将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转化为巨大科技能量,全力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牟教授认为,五个振兴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乡村的产业振兴了,人才、资金等要素才会向乡村聚集。

“要做好现代农业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传统产业重在建立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实现进一步的振兴与发展。”牟教授认为,建立先进的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销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种什么赔什么”的问题。而这个关键是建立“以销定产”的经营体系。只要提前找好了销路,农民就按照需求生产,这是破解“种什么赔什么”的关键。但目前形势下,“订单农业”在中国还需要一定的发展培育时间。

在传统产业之外,农村新业态正日益蓬勃壮大。牟教授认为,新业态的发展是农村产业兴旺的表现,也是最有发展空间的一个方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农村新业态主要包括互联网+、休闲观光旅游等形态。而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潜力巨大。” 新业态的发展贡献,主要在于其带动就业、带动增收的能力。农产品销售问题也解决了的同时,农民就业问题也解决了。

就“人才振兴”而言,牟教授认为,人才缺失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性障碍,影响全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同样也是城镇化的四十年。而城镇化的过程是竞争性的过程。村里的一部分有思想、有学识、有体力、有资本的人先一步城镇化了,造成了农村优秀人才的流失。”

因此,牟教授认为,城镇化过程导致的人才流动是造成农村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没有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是纸上谈兵。毕竟,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落实。

“乡村振兴的动力是人才,而人才振兴是破解人才缺失这个障碍的法宝。要真正解决人才缺失的问题,一要解决农村的生活条件,二是把待遇落实到实处。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时候,需要用待遇弥补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在“文化振兴”方面,牟教授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承乡村文化的人在流失,传承乡村文化的空间在遗失。而文化振兴的提出,让乡村文化得到了重视与保护。“就是要保住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农村。”

重新认识定位农业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目前,学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于2月11日成立,并组建了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整合校内外资源和研究力量,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近日,学校从全校筛选出一部分教师作为首批乡村振兴特派员,为研究院的工作提供科技人才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作为一所农业院校,青岛农业大学在山东农业的振兴发展这种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牟教授说。在他看来,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之路,尤其要引起农业高等院校的深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重新认识和定位农业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牟教授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写入党章的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乎今后几十年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应该提高站位,从使命和责任的角度,有所作为。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主要使命之一,今后几十年农业大学服务社会的战略重点就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它涵盖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应以强有力的机制、前所未有的力度来突出强化这种社会服务职能。

肩负起乡村振兴中的农大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牟教授表示,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创办,是青岛农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意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惠及农民、利及长远的重要工作。学校将围绕“农”字上下功夫,将近期科研重点和中长期科研重点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瞄准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脚踏实地服务于农业四大基地和六大产业建设。

“未来几年,学校应深入一线加强农村技术服务指导,传授先进实用的种养殖技术,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培植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把山东省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为助力山东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同时,人才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作为农业高校,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农科人才,为农业的发展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鲁晨晖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