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重点报道】精耕盐碱地 服务黄河三角洲脱贫攻坚

时间:2020-12-04 来源:宣传部

精耕盐碱地  催绽幸福花

——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脱贫攻坚服务侧记

浩荡穿越中国9个省和自治区的辽阔土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如何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发展金山银山?如何走出一条适宜地方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12年前“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的“不毛之地”,到如今水草丰茂、瓜果飘香的智慧草牧场和技术示范园,从在“穷窝窝”里成功创造出“毛坨模式”,到面向国家地方重大战略、校地共建“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10余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瞄准地方发展难点痛点,扎根泥土、勇于担当,敢想敢为、精准发力,在盐碱地上浇灌出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花,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绘出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

致富毛坨村,科技扶贫‘农大模式’落地生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盯山东省脱贫攻坚‘硬骨头’,服务盐碱地综合治理,青岛农业大学义不容辞。”校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的毛坨村曾是个有名的贫困村,地碱、水咸、干旱,6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在黄三角地区,毛坨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是个例。2008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协议,在毛坨村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了土壤、果树、蔬菜、农学、食用菌、水产和园林7个团队入驻。就这样,一批批专家教授扎根盐碱滩,苦战荒凉地,一场荒地上从无到有的“耕耘”正式开启。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12月,学校在当地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从“服务站”到“研究院”,学校服务盐碱地开放也扩大到中重度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研究,投入大批科研力量,探索形成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东营模式,并辐射到东营市各县区市,助力当地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率先探索出一条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农村”的可行路径和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扶贫新模式“毛坨模式”。2014年9月,学校与东营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在黄河三角洲的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全面推向深入。

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前左)考察毛坨村葡萄生产

就这样,在东营利津县,经过近十年的“耕耘”,毛坨村富了,也出名了,全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毛坨致富经”,青岛农业大学的名字也反复出现在其中,成为我国农业高校深度服务地方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2018年10月,学校应邀参加东营市利津县“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人才产业发展论坛,与利津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服务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

“从专家试验站、工作站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再到乡村振兴研究院,从校地合作到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从贫困村利津县到辐射整个东营市,学校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积极开创的科技扶贫‘农大模式’,践行了学校‘矢志三农’的优良传统,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学校校长宋希云说。

2018年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

输血加造血,黄三角迎来农大科技“及时雨”

集中优势科教资源投入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青岛农业大学突出“农”字特色服务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

2014年,学校农学院长期从事花生育种研究的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进驻毛坨村,开展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常年的风吹日晒从未动摇过团队成员攻克技术难题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盐碱地上发展农业实在太艰苦了,我们只有培育出好花生,农民们才能有好收成,才能多挣钱。”最终王晶珊教授团队在盐碱地上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培育的“宇花2号”和“宇花21号”花生新品种表现出较强耐盐性,成为优质良种。

农学院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学生在黄三角进行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

多年来,王晶珊教授团队在利津县内开展花生育种研究、建设花生小镇,不仅促进了东营市花生产业化,同时为带动周边地区花生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出巨大贡献。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王晶珊教授团队在利津县召开“耐盐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观摩会”,与会专家对团队培养的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油酸含量高、耐盐性强特点的花生新品种给予高度评价。今年9月,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到山东开展黄河生态保护行调研活动,专程到王晶珊教授团队的花生育种示范基地调研,对团队长期扎根盐碱地,培养耐盐碱良种花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2020年中国科协专家调研东营王晶珊团队花生育种示范基地

扎实科研攻关,收获累累硕果,王晶珊教授是一批批扎根黄三角洲盐碱地,向贫瘠土地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大专家教授的缩影。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接连受到国家、山东省通报表彰,学校多年来深度服务黄三角盐碱地发展的典型事迹成为鲜明亮点。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打造脱贫攻坚金钥匙,是学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扶贫的关键词。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进驻东营市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推出一批适宜盐碱地生产的农业新品种和栽培、种植技术模式,为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开出一剂剂脱贫致富“良方”。学校在黄三角建立核心示范区11处,筛选出小麦、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耐盐种质资源,育成、审定“宇花2号”“青麦6号”等抗旱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21个,筛选、鉴定、培育耐盐白蜡、盐柳等苗木品种10余个,引进耐盐葡萄品种8个。其中,选育推广的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累计全国推广3999.2万亩,增产17.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36.6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当地农业生产,已为当地累计改造盐碱地23万亩,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要输血,更要造血。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大力实施“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的“三培训”工程,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1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学校将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把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农民增收新增长点,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继续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农大智慧、作出农大贡献。”学校副校长刘新民说。

聚焦国家战略,校地合作深化面向“十四五”

就在前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主持召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情况汇报会,强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东发展面临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主动谋划、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为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早在201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为更好发挥学校各项优势服务地方发展,2017年8月,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共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等方面展开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立足扎实黄三角农高区国家平台和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青岛农业大学紧跟国家和山东省战略导向,新一轮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正式开启。

2017年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3月,学校选派到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职人员全面到位,各项工作全面落地开展。5月,由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学校联合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全部完成。 根据这一规划,研究院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东部沿海盐碱地综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滨海盐碱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发挥平台优势,聚集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等高端优势资源,探索一条“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共建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创新中心、滨海绿色盐碱地开发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研究集群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盐碱地模式。

目前,研究院已组织16支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50余名教师入驻并开展实验示范,已种植牧草、农作物、果树、花卉等3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60亩。“在现有1000亩试验基地上,研究院规划建设‘一场、一园、七区’九个试验板块。除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盐碱地草畜一体化智慧草牧场’和‘盐碱地特种植物品种筛选园’,‘盐碱地果树种质资源创制区’、‘农作物繁育与绿色生产区’、‘生态与提质增效区’、‘设施农业区’、‘生态林业多维度高效利用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区’、‘智慧农机展示区’七个园区将尽快落成使用,为各团队就地科研攻关提供平台。”学校科技处主要负责人赵龙刚介绍到。

如今,在曾经荒芜干裂的盐碱地上,广袤的牧草正旺盛生长,负责该项目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学校草业学院副院长孙娟教授,对突破黄三角地区抗盐碱牧草种植难题信心十足。“针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大片盐碱化未利用或低产值土地,突破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模式,建立替代性牧草种植制度,同时构建引领当前草畜一体化的智慧草牧业新模式,必将成为解决盐碱地草牧业发展问题的典型。”孙娟说。

草业学院孙娟教授带领研究生进行牧草研究

今后,研究院还将从智库建设、科技创新、技术示范、产业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打造智库富集、技术集成、成果集聚、人才汇聚的区域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综合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启,学校将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校地共建研究院,为地方注入更多人才、科技资源,助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让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乡村振兴的幸福花朵在黄河三角洲遍地绽放。”校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作者:曲天泽 编辑:姜妍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