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科技日报:“第一书记”激活“第一生产力”

“第一书记”激活“第一生产力”

——青岛农业大学“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纪实

文·本报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

三年有多长?

三年前,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西七里河、武王庄、赵山头三个村还是不折不扣的穷窝窝,对穷惯了的村民而言,在村里走上致富的道路就如同“传说”一样遥远。

三年后的今天,这三个村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来,青岛农业大学“第一书记”累计争取各类资金、物资折款1600余万元,实施村庄道路改造、水利设施修建、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66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大学生“三下乡”等惠民活动4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项。同时,建立了青岛农业大学枣庄综合试验站、教学科研基地和7个专家大院、4个试验基地,选派专家对全区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辅导,组织60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镇村干部到青岛进行集中培训,有力推动了全区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锻造了新引擎,打造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动力。

三年何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阳春三月,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青岛农业大学,走进山亭区徐庄镇的西七里河、武王庄、赵山头三个村,进行了探秘。

把课题论文写在大地上

1月28日,枣庄市山亭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姬伟锋等一行,向青岛农业大学送来了感谢信,对该校三年来在“第一书记”帮扶工作中为山亭区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该校3批9位“第一书记”做出的突出成绩表示感谢。

3年前的2012年4月,山东省从171个省直单位选派582名“第一书记”,到全省最贫困的农村抓党建促脱贫,青岛农业大学就是这一工作任务的承担单位之一。

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是青岛农业大学的责任与使命。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认为,学校选派“第一书记”到全省最贫困的农村抓党建促脱贫,就是“农”字号高校的本职工作,责无旁贷。

为改变对口帮扶的西七里河、武王庄、赵山头三个村落后面貌、让村民脱贫致富,从青岛农业大学走出的3批9位“第一书记”都把这样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一批“第一书记”肖传强说,带着这样的认识进了武王庄村以后,迅速转变工作角色,人到心到,很快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很快就走遍了武王庄村的每一个山头,每一块土地,访问了“五老”和困难群众,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里是青岛农大最好的课堂,把研究课题与论文写在大地上。第二批“第一书记”唐传成深有体会地说,自“第一书记”进驻帮包村之后,青岛农业大学便成了三个村庄的大本营,这三个村庄则成了学校的工作站,学校专家教授则成了山亭区的“常客”,就连学校的大学生们也时刻的牵挂着这里。每年寒暑假,由学校大学生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实践团队,开进这些山村,送科技、送文化……用他们的方式助力“第一书记”的工作。

在研究分析了第一批“第一书记”的调研资料后,学校马上根据当地产业实际,组织专家对当地花椒小叶病、板栗空壳病等病害、虫害进行研究,提高作物产量。8名专家成立板栗雄花功能性食品研究课题组,专题研究板栗雄花营养物质的提纯分离,实现变废为宝。“草莓教授”姜卓俊实地调研当地情况,为草莓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保障;合作社学院王勇教授在不用报销路费,不要一分钱讲课费的情况下专程来山亭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授课。学校组织多个领域的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村三年的发展规划,实施“延长农副产品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的帮扶工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知识送到农民的心坎上,让学校专家教授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在服务中了解生产的需求,也在服务中挖掘科研课题,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作风与传统。

帮扶三年来,李宝笃多次率学校专家团队赴山亭实地考察发现,山亭地区,尽管山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具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他表示,学校要积极持续地探索有效途径和载体,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新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推进与涉农企业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当地现代农业的建设,把高校的优势尽快转化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百姓致富的动力,为山亭区以及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专业等优势,坚持“立足帮扶村、辐射全镇街、带动山亭区”的“大帮扶”理念,实施造血式智力扶贫,先后建立了枣庄综合试验站、教学科研基地、合作社党建工作研究促进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试验基地、青岛农业大学(滕州)农村改革发展研究院,组织农业专家现场授课,为全区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和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农民1000余人,组织外出考察100多人次,组织大学生来村进行社会实践200多人次,指导建立了7个专家大院和4个专业合作社,推广核桃、玉米、小麦、花生等优良品种500多亩。

“第一书记”们工作中都积极利用这次帮包的机会,着力构架起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把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山亭农村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展现出来,做好社会服务,造福山亭百姓。肖传强说。

枣庄市山亭区区委书记王常胜很有感触地评价说:“青岛农业大学的‘大帮扶’有力推动了山亭区农村改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把帮扶做成“不结题”的大课题

让积贫积弱的山村三年大变样,变身充满希望发展后劲十足的新农村,后进面貌不改变,帮包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回。这是青岛农业大学“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的硬性要求。

青岛农业大学派人进村开展帮扶工作,立足的是三个村庄,着眼的则是整个山亭区以及一系列“山亭区”发展路子的大课题。这对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立项以及干部培养锻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学校建立“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制度,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帮扶工作有关事宜,听取“第一书记”工作汇报,确立了调查研究、科技助力、教育提升、项目推动、科学规划“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以“第一书记”帮扶工作为平台,把高校的知识、技术送到农村千家万户,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说,为切实抓好帮扶工作,学校成立“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团等组织,为帮扶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学校组织基层党建、农学、植保、园林园艺、食品加工、动物养殖等方面的16名专家教授成立“青岛农业大学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专家顾问团”为“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工作中,9位“第一书记”正是这样扎扎实实地执行着学校的大课题思路。“帮包村就是我们工作的圆心”,第三批“第一书记”韩强说,“我们的目标是能趟出可借鉴的新路子,让致富的种子开遍这样的田野……”

一包三年不脱钩,总有一天要离开,如今,青岛农业大学的第三批“第一书记”也到了要离开的时间,但心却永远和村民在一起。青岛农业大学要做好永不卸任的“第一书记”,把这个“不结题”大课题一直做下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希望所在。李宝笃说。

如今,青岛农业大学第二轮“第一书记”即将开赴新的村庄开展帮扶工作。新的一年,他们将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脱贫致富服务队,接棒推进学校的“大课题”,为农村摆脱贫困留下一笔永远也带不走的财富。(2015.3.31 教育观察版)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陈太安 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