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十三五”农机化科技发展调研座谈会在青岛农大举行

时间:2015-10-26 来源:宣传部

10月25日,“十三五”农机化科技发展调研座谈会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来校调研。山东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青岛市农机局局长陈志颖陪同调研,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副校长戴洪义出席会议,校长宋希云主持座谈会。

李宝笃在会上致辞,代表学校向李伟国一行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农业部农机化司多年来对学校发展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工作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李宝笃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他指出,多年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做人为根、育人为本、学术为新、奉献为荣的光荣传统,确定了以应用为主的基本定位,应用技术、应用基础和应用能力成为基础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术导向、产业导向、市场导向、行业导向和未来导向等“五个导向”, 面向社会行业产业的实际需要为主进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普遍具有“踏实、朴实、厚实”的基本特色。

李宝笃简要介绍了学校机电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成绩,指出,机电工程学院和农业机械化团队成绩的取得,与国家需求和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分不开。他希望农机化司进一步对我校农业机械化研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更多学校学术优势顺利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宋希云主持会议

李伟国发表讲话,感谢学校多年来为三农事业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一大批基层工作者。李伟国说,尤其是学校在农机领域研发出的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伟国指出,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机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当前我国农机事业发展迅速,农民对农业机械有着迫切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产量和使用量都全球第一的农机大国,但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合适的机具,部分领域的农业机械化的平不高,有些机具仅仅是“能用”,谈不上“好用”。李伟国强调,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对研发创新要求很高,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仍大有可为。他希望教育科研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把真正重点的农业装备研发生产出来,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高明飞在讲话中强调,近年来青岛农大发展态势好,校友成才率高,成为农业院校里的优秀典型。他代表省农机局表示希望与学校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全省农机事业的发展。

陈志颖在讲话中就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做了说明,感谢学校长期以来对青岛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从学院总体情况、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了工作汇报。

李伟国一行还实地参观了学校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了解了当前学院师生所进行的创新研究项目。

当天上午,高明飞代表山东省农机局到机电工程学院进行调研,分别听取机电工程学院连政国、杨然兵、王东伟三位教师就“高密复式棉花播种机具研发”、“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研究项目进展”、“花生机械化种植收获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等项目进行的汇报,副校长戴洪义陪同调研。

听取汇报后,高明飞指出,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三农”发展,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从2013年开始逐年重视新型农机的研发工作,农机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希望学校抓住时机,加快新型农机的研发进度,确保研发质量,尽快研发出适用现代化生产的新型农机。高明飞还就农机研发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循环再利用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尚书旗代表机电工程学院表示,将尽快落实省农机局有关指示和要求,做好适合行业生产的应用研发工作。

作者:周维维 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