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百名教授

王延耀:躬耕不辍三十载,农机行业显真情

时间:2015-08-05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一身素衣、一个旧的茶杯,一脸慈祥的笑容,这是机电工程学院的王延耀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办公桌上的文件夹里整齐地装着各种资料,书桌上摆放着各种书籍文献,几十年里,他在农机化的探索道路上风雨兼程。

他还是全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家库专家、日本国佐贺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学生和同事给予他的一致评价。从事农机化教学科研的30个年头里,他躬耕不辍,尽显真情。

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三十载献身讲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延耀教授从教30多年以来始终秉承“只要站在讲台上就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的理念和原则。他说:“我喜欢给同学们上课,喜欢用平和的心态去和同学们交流,喜欢把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认识更远、更广阔的世界是我的事业,也是我一直热爱着的事情。”

多年来,王教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忘推进课程改革和创新。30年来,他参加了各类课程改革和教材书籍的编写,其中“农业工程类系列课程改革方案”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在教学中,他希望能通过小班教授的方式关照到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他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他们做朋友,时刻引导和督促学生进步。他说:“我不希望也不允许我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混文凭。”他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严格要求的背后是慈父般的关爱和殷切期望。

他是学生眼里的良师,更是益友。“王教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我跟王教授之间是师生关系,但我觉得更是好朋友。跟王教授讲话有什么说什么,大声言语,大声欢笑,感觉没有拘束”,研三学生孙庆卫面带敬意地说道。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都愿意和他交流,向他请教。而王延耀教授也总是亲切地和学生交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王教授的手机、邮箱一直向我们敞开,同学们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到他,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也会通过手机、邮箱与王教授交流。”2011级机制3班的程龙说道。

王延耀教授还经常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学生谈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说:“学生在学校里接触社会比较少,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是他们不知道的,我们把这些道理讲给他们,可以让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少走弯路。”他始终以一个长辈的身份给予晚辈深切的关爱与呵护。

从事教育事业30年,王教授最大的骄傲,并不是自己的头衔和成果,而是看到自己桃李满园,看到自己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为中国农业发展作贡献。“看到学生能够成长成才,有所成就,便觉得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欣喜于来来往往、斗志昂扬的学生,他满怀热情地迎接每一个新生,饱含希望地送走每一位毕业生。“与王教授相处的日子很充实,他总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那种激励和鼓励是令我终生都受用的”,谈到自己的班主任,农机化2011级2班的周欣媛这样说道。30年的时间里,王教授乐此不疲地雕琢每一块璞玉,使他们愈加完善。

作为一名学者,王延耀教授对学术有不懈的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又是学生心中谦逊博学的引路人。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他深爱着他的学生,并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切实履行做教师的责任,感受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注重科研开拓创新,倾心农业机械发展

“我来自农村,恢复高考之前在家里种了2年地,我深知农民干活儿的辛苦。但高考的恢复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进入行业以后就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着,想研制出更多的新型实用农机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把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彻底解放出来”,王教授坚定地说道。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动力。

30年来,他的双脚踏遍所有试验田的田间地头。搞科研的时间里,王教授和他的团队过着实验室和试验田“两点一线”的生活:晚上在实验室里调试机器,白天又要下田实验,回来再调试再实验……就这样,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他与农民打成一片,亲切地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见解和看法。农民们对这些整日忙碌在科研一线的教授已十分熟悉,亲切地称他们为“不分白天黑夜干活儿的农民教授”。

王延耀教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研究。他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和参加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科研成果获奖2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EI收入,在《农业工程学报》上发表的《气爆式花生脱壳性能的试验研究》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评为优秀论文;科研成果“4H22型花生收获机”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花生机械化收获的作业问题,实际应用面积达到1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4 000万元,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众多荣誉,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夸奖和宣传的。”

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花生收获机的研究。这个过程里,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辛酸,这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体验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但他从未放弃,在不断反思、改进、调整后,最终取得了突破。

花生收获机成功了,王教授又马不停蹄地向育种机械进军。“现在国内的育种机械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中国属于自己的育种机还太少,很多时候就只能靠手工育种,工作强度大,难度也大,我们不能一直靠国外的生产技术吃饭,要赶快研发我们自己的产品。”王教授充满希望地描绘着团队未来的科研方向。

淡泊名利,追求至真至美

“王教授是一个很谦逊、低调的人,从不在同事面前张扬”,谈到这个与自己相处了30多年的“战友”,学院副院长周建强说道。而当听说要接受采访时,王教授连连摆手,说道:“我哪有什么事迹可以写啊,不用做什么宣传。这样的机会应该让给年轻人。”在他的眼里,同事是重要的,学生是重要的,家人是重要的,而唯一微不足道的是他自己。他在淡泊名利的道路上追求着至真至美。

王教授说:“看到研制的机械投入生产,得到农民的认可是我最幸福、最自豪的事情。但成绩要归功于我所在的团队,是团队的力量让我们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与成功。”办公室里见不到他的各种奖状和证书,有的只是书籍和研究资料,王教授习惯于低调,从不张扬自己的成就。他是忙碌的,忙到没有时间去眷顾和展示自己获得的荣誉,他只想把精力放在更多需要他的地方,更好地为农机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30年来,王延耀教授一直前进在农机研究的一线。他说,他要一直走下去,培养更多的农机人才;要为把农民解放出来,使中国农机行业更进一步而努力奋斗终生。他身上带着1977级大学生的朴素、坚毅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奉献在教书育人、农机科研的道路上。

作者:王德国 李慧茹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