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青岛晚报:青岛苹果树改良全换“矮二代”

时间:2012-05-14 来源:青岛晚报

记者从市果茶站获悉,我市现有52万亩苹果园,其中七成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建立的,经过20多年的种植,多数果树已经“衰老”,急需“升级换代”。为了给果园注入新鲜血液,我市从意大利引进砧木,通过嫁接培育、栽培,让苹果园变了样。如今,2300余亩采用新模式栽培的“二代苹果园”已经初具规模。昨天,记者到果园探访发现,和过去的果园不同,新果园里的果树个个都是“小矮子”。

现场“矮个”苹果树“拄拐棍”

莱西市河头店镇东大寨村是远近闻名的 “水果村”,在漫山遍野的苹果园中,冒出了一片“与众不同”的果园:里面栽种的苹果树“个头”不高,却株株“身”依支架。 “这就是我们的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示范园,今年青岛市将这项栽培技术列为水果主推技术。 ”摸着四年辛苦引进、繁育长大的果树,青岛果茶站站长李晓东笑得合不拢嘴。据了解,采用新栽培模式的青岛新果园产出的苹果优质果率可达90%以上,这项技术推广后能产出更多 “模样”漂亮、而且更好吃的青岛苹果。

“传统乔砧栽培的苹果园里,苹果树能长到四五米高;而新栽培技术种出的苹果树"个子"比较小,一般不超过3.5米。 ”与老果园里果树枝条“肩并肩手拉手”、不透光也不通风相比,这片新果园的两排果树之间相当宽敞,有一条近2米宽的过道,能跑拖拉机。

纪录 亩产能达4000多公斤

据介绍,示范园创造了两年结果、三年丰产,定植第三年亩产量最高达到2600公斤的国内新水平,今年亩产有望达到4000多公斤。 “新技术实施优化肥水及植保技术体系,具有通风、透光好、抗逆性强的特点,能够节约水、肥和药;通过光照和通风条件的改善,能大幅优化果品质量。 ”

李晓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正在推广的新栽培模式,虽然一次性建园成本较高,但收效显著。“以这种技术配套的矮化自根砧苗木建园,每亩约需150到200株,按每株标准苗20元计算,建园苗木成本约3000至4000元,配套立架每亩需1000多元,合计成本约4000至5000元,但建成后可减少生产投入20%,优质果率提高10%到15%。 ”

新鲜 烟台果园来青求“宝贝”

从2008年起,青岛果茶花卉工作站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在国内率先从意大利引进这种苹果新栽培技术配套的苗木品种。 4000株来自意大利的“洋砧木”来到青岛后,一直“居住”在苹果矮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里,经过研究人员的精心呵护,至今已经快速繁育本地“后代”砧木100万株。据了解,砧木是指嫁接育苗时承受接穗的植株,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根段或枝段,对果树的产量、色泽、品质等都有一定影响。

“为了繁育、培育这些砧木和果树苗木,我们这些年可没少下工夫,它们可是我们的宝贝! ”良种苗木繁育场的场长任洪春笑着说,听说青岛繁育出好砧木,赫赫有名的苹果产地烟台的果园也专程来买。

新闻延伸

七成苹果树要“退休”

我市现有52万亩苹果园,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建立的,经过20多年的种植,多数果树已经进入结果后期和衰老期,优质果率很低,大概只有60%到70%,而且大小不一。经过岛城农业专家的研究,“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成为青岛“第二代苹果园”的主推模式,这也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在全市52万亩苹果园中,大约60%到70%需要改造。目前,我市实施这种新栽培模式的果园2300余亩,改造的缺口仍很大。

作者:董真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