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术

单虎教授团队首次证实塞尼卡病毒存在基因组间重组现象

时间:2022-06-09 来源:动物医学院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单虎教授团队在《Veterinary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occurrence of putative copy-choice recombination between two Senecavirus A genomes的研究性论文,首次通过试验证实了塞尼卡病毒基因组之间存在重组现象,并提出了“选择性复制(Copy-choice)”的病毒重组模型,通过试验(非软件预测)证实了塞尼卡病毒存在基因组间重组现象。《Veterinary Microbiology》是兽医学领域老牌权威杂志,中科院2区,TOP期刊。团队负责人单虎教授和骨干教师刘拂晓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王奇为共同第一作者。

塞尼卡病毒可引发猪的水疱性疾病,现已给多国的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该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属。其基因组是一个正义、单股、不分节段的RNA,约7300个核苷酸。2015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塞尼卡病毒,随后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猪群感染该病毒的病例报道,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通过软件分析,我国已多次报道新分离的塞尼卡病毒基因组“一分为二”地与其他两个毒株高度同源,这可能归咎于两个毒株间的重组。然而先前未有课题组通过试验证实塞尼卡病毒之间存在重组现象。

单虎教授团队通过反向遗传技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证实了两株塞尼卡毒株之间存在重组现象。该团队首先预测了塞尼卡病毒IRES区域存在8个颈部形成基序,进而构建了8个颈部形成基序突变型的全长cDNA克隆,并证明了每个cDNA克隆都丧失了复活病毒的能力。然后将8个不同的cDNA克隆,通过两两组合共转染BSR细胞,以试图拯救重组病毒。所有两两组合的转染组,共计28组,结果表明,其中的4组能够拯救出重组病毒。而且,4株被拯救的重组病毒皆表现出野生型病毒基因型。

该团队证实,关键基序突变的cDNA克隆,虽然失去了复活病毒的能力,但两个不同的基序突变型cDNA克隆共转染,却能拯救出有活性的重组病毒,且重组病毒表现出野生型病毒基因型。这说明两个复制缺陷型塞尼卡病毒在胞内发生了重组,进而产生了具有复制能力的重组病毒。该团队认为,这种重组可能归因于病毒基因组的“选择性复制(Copy-choice)”,其分子机制如模式图所示。

单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工作,在塞尼卡病毒、犬瘟热病毒等方面皆取得了代表性科研成果。该团队骨干教师刘拂晓博士,目前致力于塞尼卡病毒的研究工作,在该病毒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该项目主要受青岛农业大学人才科研启动经费(1120045)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113522001572

作者:刘拂晓 刘刚 单位审核人:丁国庆 编辑:曲天泽 陈姜宇 曲文静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