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不忘初心专题页  > 要闻播报

【二次党代会以来】人文社科学院:立德树人润无声 砥砺前行谱新篇

时间:2019-12-23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青岛农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于2017年12月27日举行。两年来,全校上下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特别是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将开展好主题教育与深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化为更加坚定有力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全面展示二次党代会以来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奋斗劲头和精神面貌,新闻网特开设“二次党代会以来”专栏,发布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发展成就综述,交流经验,总结成绩,展望未来。

二次党代会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学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抓党建、守规矩、谋发展”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勠力同心,开拓创新,推动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发展。班子成员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立足改革谋发展,强化作风建设,聚焦问题抓整改,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及组织保障,营造了和谐共事、团结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圆满完成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工作,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整改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多方争取资金和科学调度资金相结合,为学院办公室教研室统一安装空调、新建学术研讨室,改造了会议室,并预留了一定的办公空间,学院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教师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进一步明确了主责、主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明显提高。

2018年5月,学院首创实施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五步法”,并在全校范围推广。学院着力推进“五步法”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做到理论贯通、历史贯通、实践贯通的“三个贯通”,真正把理论学习的大格局巧妙地融汇到“小方法”中,近年来,共组织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系列专题学习交流活动40场次,近百人次参与交流研讨。先后获批2018年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立项1项,学校主题党日活动立项1项。

2019年5月起,学院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及退休教师等发起学院文化标识的广泛征集,结合多层次研讨交流,系统梳理凝练出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院训等,设计出学院院徽,并设计出学院文化手册。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进行学院文化建设及学院文化识别系统相关工作。学院统筹整合资源,建设了学院党员活动室和学院宣传文化走廊,充分展示学院办学历史、学科专业建设及学院文化,构筑师生精神家园。

坚持以本为本,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取得新提升。通过积极努力,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8人,获博士学位者25人。近两年充实师资10名,包括3名教授(研究员),2名副教授,5名博士,缓解了长期存在的师资力量紧缺状况。

积极举办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讲课观摩、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等方式,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克服了因思政部独立设置成立马院带来的22门课程无人承担的现实困难,保证了教学秩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1人获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1人获学校首届青年教学能手称号,1人获学校第二届“最受欢迎本科任课教师”称号。强化教学改革,学院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山东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各1项,取得了学院历史上新的突破。获校级课程思政教研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

经过不懈努力,学院争取实验室建设经费近100万元,建设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学院历史上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目前实验室使用有序进行,共计4门课程使用,实验教学得到强化。新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5处,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先后赴城阳区实验中学等教学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近2000余人次,全面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构建“重基础、重方法、重能力”课程体系的思路,抓好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撰写了《本科教学质量培养报告》,制定出台了《本科生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科研训练及课程论文撰写工作,10篇论文获评校优秀学士论文。精心组织各专业的技能大赛。经典改编、演讲比赛、礼仪大赛等专业活动20多项。其中,经典改编大赛被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半岛网、齐鲁壹点多家媒体转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院积极加强与校外力量的联系,先后设立了大都美育双创基金、佳乐奖学金、城阳区菩提树协会、慈善会助学金、琦祥奖学奖教金等,实现了学院发展史上社会奖助学金的连续突破,争取到学院发展及学生资助的宝贵资源。争取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爱心小毯助力学生考研,组建了一支校外导师队伍,社会力量助力人才培养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近年来,学院考研率实现三年持续攀升,学生考研录取率从2016年的7.6%快速跃升到15.29%,2019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15.29%,居全校文科学院第一。创新创业项氛围日趋浓厚,获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6项。200余人次参加了 “上合峰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斩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3项。

坚持学科统领,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学科建设交流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全院上下的学科意识和学科思维,系统梳理出学院重点发展的一级学科,搭建起学科组织架构,明确了三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对标对表,明确差距,逐步补齐短板。

强化系统推进,科研质量不断提升。出台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研质量提升工程》,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规范性的管理文件,最大限度地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细化措施、调动积极性作用。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充分挖掘、梳理现有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组建了11个科研团队,建设适度分工、专业互补、力量整合的科研创新团队。获批青岛市智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成绩。2018年,王伟然教授主持的乡村振兴团队被批准为青岛市智库,这是学院获批的第一个地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坚持引进和挖潜相结合,科研成果增长态势良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和资源整合,积极营造学院科研氛围,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近两年来,已获批省部级课题3项、地厅级课题24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较以往都有了明显提升。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C刊论文3篇、中文核心3篇、一级学报2篇、普通刊物1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共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

学院与中共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共建了研究基地。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共72人次,其中包括参加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重点大学主办或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开阔了学术视野,加强了与同行专家的学术交流。

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五步法”观摩会

师生主题参观学习活动

社会工作实验室

“滋兰树蕙”国学教育

人文学子60余人参加山东省运动会高尔夫志愿服务
 
博雅剧社话剧经典改编《五四风雷》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