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百名教授

赵长星: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时间:2015-08-08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1976年,赵长星出生于山东曹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淳朴的农村生活使他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农村生产生活的历练使他在工作中凡事亲历亲为,在试验田中经常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搞研究。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赵长星教授更具有活力和激情,因为热爱,他选择了农业作为自己的工作,并在执着追求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热爱农业,执着追求

农村生活是美好的,然而农村生活也是贫苦的,置身其中的赵长星深有感触,没有科学的指导,收成不好的时候,可能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为了尽自己的能力改变现状,他毅然决定要为他深爱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农学类专业。

1995年,赵长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学专业,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赵长星考取了莱阳农学院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原永兵教授。提起在莱阳农学院学习期间学校和老师的培养,赵长星教授仍然十分感激。作为莱阳农学院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赵长星享受到当时学校最好的师资教育和配套的硬件设施,学校更是在生活、学习上最大限度地提供好的条件,在这三年期间,他更加深入地学习了果树学。

然而,赵长星的求学之路并没止步于此,为了实现为农民增收增产、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梦想,他决定继续深造。2002年,他顺利考入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专业攻读博士,师从我国节水农业的奠基人山仑院士。山仑院士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深深地影响着赵长星教授,他不仅收获了前沿的科技知识,山仑院士的关心帮助更使他学会了做人、做事。在读博士期间,赵长星教授更是夜以继日地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包揽了几乎中国科学院所有的奖学金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中国科学院“西部学子”奖学金一等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赵长星教授获得了到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植物生理生态系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在德国期间,赵长星教授看到德国农业与中国农业之间的差别,再一次深深感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识到国内的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再进一步提高,自己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要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更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感念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关怀,2005年,赵长星教授回到莱阳农学院植物科技学院担任讲师,在三尺讲台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做科研,为农解忧,责任重

参加科研工作以来,赵长星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水分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专项、国家良丰工程、山东省科技攻关等项目23项。

他首次证实了在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根系吸水能力呈递增的演化方向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作物进化过程中根系水分功能演变分子机理方面的探索性研究;通过旱作冬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探明了旱作小麦高产超高产的生态学、形态学和生理学基础,丰富了作物栽培学学科的理论,形成的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为山东省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北等省进行大面积推广,多年多点创出旱地小麦亩产600千克以上的高产示范田,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以上,增产小麦40亿千克以上,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参与完成的“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节水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于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另外,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27.8239,EI收录1篇,参编教材和专著3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型专利4项。赵长星教授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

另外,赵长星教授近年来还参与了花生等作物节水高产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与王月福教授、王铭伦教授合作,希望在花生方面作出一些贡献。赵长星教授说,他还年轻,是很多老教授的学生,很多工作还做得不够好,需要继续学习,希望将来可以为农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老师,教书育人,良心活儿

目前,赵长星教授是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作物学一级学科负责人,赵长星教授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现代大学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重视人才培养的条件、质量,尤其是农学类专业,一定要有实践经验。而专业负责人则是带领本专业教师构成学院最基层的团队,是落实学院办学理念的基础,是学院教学日常运行的执行者,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因此,赵长星教授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学方案改革、课程研究、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经常工作到很晚,还多次带队到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考察研究,学习经验。

在学生的眼里,赵长星教授是一个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热心帮助学生的好老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会耐心细致地讲解。

“赵老师是个没有架子的人,去试验田的时候,赵老师往往比我们都能干,凡事都要亲历亲为。赵老师在生活上从来不会亏待我们,我们做实验需要经费时,赵老师都会把自己的钱先拿来垫上。而我们出差的时候,赵老师也总是和我们住一样的旅馆,在他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赵长星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说。

赵长星教授还担任农学、植科本科生的班主任,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他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他经常找因为上网玩游戏耽误学习的同学谈话,带领学生走出迷途。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他还不忘深入学生宿舍,教育大家要注意用电安全,保持好内务卫生。

每逢小麦花生播种、收获的季节,赵长星教授就会格外忙碌,他总是会在临近播种、收获期提前到地里查看情况。在收获时节,他也会跟学生一块下地,干活的积极性和熟练程度不输于学生。

只为看到农民丰收的笑脸

几年来,赵长星教授在科研上认真严谨、刻苦钻研,教学上兢兢业业、耐心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赵长星破格晋升为教授。作为当年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在收获别人羡慕的目光和崇高的荣耀的背后,是赵长星教授为此付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

工作与生活,就好像天平两端的砝码,平衡而又和谐的画面往往只能是理想状态,他更多的时候对家庭心怀愧疚。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赵长星取得如此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常年搞科研、在外考察、出差、学习、参加研讨会,赵长星教授很少有空闲陪家人。

“在孩子三岁之前,基本上是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感谢我的家人支持我,才能使我安心工作。”赵长星教授无不愧疚地说。“但是我们要搞好科学研究,就是没有假期的,每一天都要充分利用好、不断努力刻苦钻研。这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所热爱的事业,我想尽我所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水平的改善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说到这里,他笑了,仿佛看到家乡那丰收的景象,风吹动的麦浪中,农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作者:王丽静 李承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