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持承担的三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成果今天顺利通过鉴定,项目的总体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再次获得大丰收。
10月28日,受山东省科技厅的委托,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由机电工程学院尚书旗教授主持,青岛农业大学、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大型多功能花生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大型多功能甜菜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蒋金琳教授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课题“丘陵山地小型薯类收获机具的研发”进行成果鉴定。副校长宋希云出席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报告,审阅了技术资料,观看了样机作业录像,并进行了质询与讨论,形成了鉴定意见。
意见认为,“大型多功能花生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1项花生联合收获共性关键技术,8项花生收获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制出8种花生收获机械,并全部通过了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性能检测;项目研发的机具先后在山东、河南、吉林、辽宁等地累计推广应用1000万亩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完善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经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意见认为,“大型多功能甜菜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3项甜菜收获重大关键技术,2项甜菜切顶的关键技术;创新研制出大型甜菜收获机和大型甜菜切顶机,并通过了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性能检测;项目研发的机具先后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完善我国甜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认为,“丘陵山地小型薯类收获机具的研发”项目形成了2项马铃薯收获共性关键技术,3项薯类收获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研制出了4种丘陵山地小型薯类收获机具,并通过了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性能检测;机具在四川、江西、贵州等地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推动丘陵山区薯类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装备支撑。经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