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晶珊教授是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
该成果主要针对我国花生产业中高油酸品种缺乏,育种中高油酸种质资源创造困难和高油酸性状选择技术落后等难题,经过二十年的系统研究,在高产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出高油酸含量的花生新品种“花育32号”。该品种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6.3%,脂肪50.7%,棕榈酸含量5.4%,油酸含量77.8%,亚油酸含量6.3%,O/L值12.3,比传统品种提高了10倍,是国际上油酸含量最高的直立型新品种,已在山东、河北等7个大花生产区大面积累计推广达5028.90万亩,农民累计新增纯收益82.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