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大众日报专访副校长刘新民 学校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1-18 来源:大众日报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2020年,山东高等教育在2019年全面起势基础上,乘势而上,紧紧围绕八大发展战略和“十强”产业,高歌猛进,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发展”的典型高校。为更好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经验,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主题活动,同时重磅推出“会客厅·书记校长访谈录”系列专访栏目。本期节目,记者对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新民进行了专访。

刘新民在受访时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农科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交叉融合。目前,已经构建起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链条全领域的涉农学科集群,优势学科形成了鲜明的“保民生”特色。

记者:我们注意到,前段时间山东省公布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中,青岛农业大学获批“强特色”建设高校,同时水产学科获评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刘新民:长期以来,农业一直都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我校作为一所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农科优势,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交叉融合。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和山东省 “双一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2017年1月开始,召开了第一次学科建设工作会,开启了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的新阶段;5月,出台了《青岛农业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6-2020)》;12月,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学科引领等五大战略,宣布学校进入“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全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新阶段”。通过以上学科建设顶层设计 “三步走”,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学科的建设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目前,学校已经构建起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链条全领域的涉农学科集群,优势学科形成了鲜明的“保民生”特色。

比如,农业工程学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为导向,深度融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现代化的“卡脖子”难题,在根茎类作物和种业生产智能化装备研发方面,突破精密播种与高效收获系列关键问题,多项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研发的76种农机装备作为主导机型在全国推广应用,其中花生生产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近年来,连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水产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本次又成功入选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选育的3个扇贝新品种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域主要养殖品种,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以上。

记者:据我们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首批立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哪些新进展、新成效?

刘新民: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涉农高校回信,特别强调农业高校要“精心培育英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坚持以本为本,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活化开放办学,努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与山东省重大战略和 “十强产业”同频共振,持续推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主要是巩固涉农专业优势,先后重组新建了农学院、植物医学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等,成立并建设了全省唯一的草业学院,在全国高校中首设马业科学本科专业;积极发展“四新”专业,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兴产业技术与传统专业相嫁接。另外,我们设立“公费农科生”培养专业,在植物保护、农学、动物科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专业开展公费农科生培养,定向到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就业。目前,我校共建有19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第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实训基地和创新平台;实施本科生科研助理制度,推进本科生进项目、进团队;打造建立“实验实习、综合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创新项目连续实现全国挑战杯国赛三等奖至特等奖的突破,学校获“优胜杯”;“智能农机创新团队”入选大学生“国家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为我国高校农业机械专业领域唯一入选团队。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第三,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在数量建设方面,通过引育并举,专任教师达2000多人,其中博士占57%以上。质量建设方面,坚持“强化师德师风”“提升专业素养”两条腿走路,成立了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系统,构建了教师荣誉体系,师德师风和思政教育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建立“线上线下”“岗前岗中”“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培训体系。

第四,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是树牢平台思维,做强科教融合,学校从2019年开始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机院等 “国字号”大院大所协同共建,联合设立本科生创新实验班13个,今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考生和家长非常认可,报考十分火爆;聘请大院大所高水平专家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效果也非常明显。其次是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联合成立我国唯一一个非独立法人农业类全产业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该学院采取“4+0”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出国门即可接受国外农业专业的优质教育。

记者:我们了解到,青岛农业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高校的前列。尤其是学校主动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了科技部的通报表彰。目前,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具体有哪些经验做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刘新民:社会服务本身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对涉农高校来说,服务“三农”的科技特派员是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是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长期以来,我校依托农业高校人才和创新优势,主动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开展时间比较长、推进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对标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战略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了“以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核心,统筹学科与科研、培训与培养、服务与推广,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特派员社会服务“青农模式”。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上,我校作为山东省唯一的高校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在教育部2019教育扶贫论坛上,我校作为全国省属高校唯一代表作主旨发言;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青农经验”先后被省科技厅、青岛市科技局用于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记者:青岛农业大学在社会服务方面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在服务黄三角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早,同时也积累了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并且形成了一种“毛坨模式”,您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刘新民:好的。黄河三角洲建设一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作为地处山东半岛、毗邻黄河入海口办学的农业大学,近年来,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山东省现代高效农业需求。

从2008年开始,学校首次在利津县毛坨村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自此开始,学校以毛坨村为起点,汇聚农学学科、植物保护学科、草业学科和资源环境等学科组成的大农业学科群,将涉盐碱地研发全要素集中到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在工作站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高质量建成黄河三角洲研究院。通过开展多学科、组团式、交叉式科研攻关,在黄三角农高区建设草牧业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引领了黄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苜蓿产业发展和盐碱地改良;创制形成“土壤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碱林果”等盐碱地创新技术一共有21项;筛选和培育推广青贮玉米、耐盐花生、紫花苜蓿等耐盐碱植物新品种9个。

记者:谈到社会服务,就要一定要谈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您看来,农业院校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刘新民:为助力乡村振兴,学校统筹“组织平台”“带头人建设”“技术成果”“人才培训”四维一体,全面推动战略实施。

第一,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组织平台体系。我校率先在山东省成立首家高校乡村振兴研究院,牵头成立首家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并先后设立了平度、平原、利津、栖霞、枣庄等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

第二,选派服务乡村振兴带头人。学校结合“第一书记”“千名干部下基层”等基层帮扶工作,选派最优秀的干部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使其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头力量。自2012年起,已先后遴选19名“第一书记”派驻枣庄、菏泽、济宁等地区开展驻村帮扶。

第三,积极推广技术成果。我们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团式技术攻关优势,在不同地区先后打造了高抗玉米、抗逆小麦、优质花生、光伏大棚、加工专用苹果、耐寒茶树、早熟草莓、优质肉牛、杂交扇贝等特色农业新品种和产业技术,大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第四,加强农民职业培训。近年来,学校着力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大力培养本土致富人才。依托学校建设的11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合作社学院,我们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立体组合式师资培训队伍,为广大农村培养“土专家”“田秀才”。近年来,累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次700多个、培训5万余人,培训范围涵盖整个山东,并辐射到全国10多个省份。

相关链接:http://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798_830694.html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