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与栖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中心暨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在栖霞市观里镇揭牌。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烟台市副市长徐少宁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宋希云与栖霞市副市长卢明义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栖霞市委书记李宁、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校长办公室负责人和园艺学院刘成连教授等出席签字和揭牌仪式。
李宝笃在揭牌仪式上讲话,向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李宝笃说,长期以来,学校依托烟台和青岛两大城市办学,实现了快速发展。学校与烟台市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曾经携手在莱阳共同创造了首个全国小麦亩产过千斤纪录,在莱州共同创造全国玉米高产纪录,在畜牧业、果业、水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合作,与烟台市共建的正式合作基地有五十多个。烟台市仍然是学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特别是与栖霞市的合作更为密切。一大批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栖霞市农业生产一线,从事科技推广工作。栖霞市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他代表学校对烟台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以及烟台老乡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宝笃指出,本次合作是双方校地合作的又一创举,有利于促进双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制约瓶颈,推动栖霞苹果产业链全面发展,全方位打造栖霞苹果国际品牌。李宝笃代表学校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措施,紧密结合栖霞苹果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学科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拓宽科技服务力度,增强科技服务深度,加大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努力把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引领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研发中心、技术聚集及推广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
栖霞市委书记李宁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合作是栖霞苹果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是双方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举措,标志着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享资源的崭新阶段的开始。她代表栖霞市政府表示,将倍加珍惜这一合作平台,全力做好各项设施配套和服务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带动栖霞、辐射全省的苹果研发基地和技术孵化器。
苹果是栖霞最大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已经成为栖霞市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据了解,一方面,栖霞市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当地苹果栽植历史悠久,享有“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之称。但另一方面,目前栖霞苹果产业亟需通过更好地科研和技术力量,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认为,根据学校现有优势学科力量,研究院成立以后,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重点,率先突破。一是从品种技术、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技术性突破:二是从国际市场对苹果的需求趋势、打造国际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物流条件、储藏技术、产业链完善等经济方面深入研究,实现突破:三是从合作社组织形式、土地流转方式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模式等组织化生产模式的创新方面,再往前推一步,实现新的突破。
李宝笃强调,研究院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希望吸引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前来进行实验和研究,将研究院打造成为一个面向广阔市场需求、服务社会的大研发平台。
参加揭牌仪式的人员还前往栖霞市观里镇乔家村,参观了那里的现代苹果产业技术示范基地。详细了解了当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