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省高校强化建设项目“十五”建设规划通过论证

时间:2002-05-27


规划论证会现场

与会专家参观克隆牛

省高校强化建设项目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和旱作技术实验室
“十五”建设规划通过论证

  省教育厅5月22日上午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对我院省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十五”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院党委书记于玄德、副院长王金宝出席会议,周学宝院长在会上致辞。
  专家组认真听取学科负责人的汇报,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审查了规划任务书,进行了质询,经充分讨论,认为该学科在“九五”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动物胚胎工程、动物遗传育种和动物良种保健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在动物胚胎工程研究方面,紧跟国际研究前沿,在国内首次获得健康成长的体细胞克隆牛。规划中所设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必将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畜牧业产生重大影响。该学科按照规划中研究方向,设置了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岗位,制定了具体的稳定、引进创造型人才的措施和激励机制,以建立知识、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到“十五”末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达到60%以上。该学科重视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措施措施得力,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该学科以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制定了详细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合理,目标明确,富有特色,并有详细的实施措施,可完成规划任务。该学科根据“十五”建设要求和三个研究方向需要,所购仪器合理、档次高,实用性强,可达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同意该学科的建设规划。
  山东省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十五”建设规划论证会,于5月22日下午在我院召开。院党委书记于玄德、副院长王金宝出席会议,周学宝院长到会致辞。
  专家组听取了学校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审查了建设任务规划书,进行了质询,形成论证意见说,莱阳农学院从事旱作技术研究起步早、工作基础好,经过“九五”的建设,在省内已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十五”建设规划目标明确,预期达到的水平有一定的高度,措施得力,是可行的;学术队伍的岗位设置、学术带头人的配备、学术队伍和主要学术骨干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其博士学位的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培养、稳定和引进创造型人才的措施得力;四个研究方向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既有理论意义,又可对山东乃至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科学研究注重了横向联合,预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景较好;建设经费的投入和预算合理、可行。实验室建设目标明确,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基本合理,拟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先进程度较高,并兼顾了与原有仪器的衔接与配套;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学术环境宽松,有利于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可保证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莱农报供稿,摄影:张德广)

作者:张德广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