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山东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工作会议在青岛农大召开

时间:2011-11-29 来源:宣传部

“部署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研讨交流不同省市生猪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经验教训……”11月26日,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2011工作会议暨省(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首席专家座谈会在青岛农业大学召开,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出席座谈会,与来自山东、四川、云南、广东、北京、陕西、湖南、山西、天津等9省(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部分创新团队成员60余人,共同就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以及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进行交流探讨。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宋希云到会祝贺并致辞,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唐建俊、省农业厅科技处处长姜卫良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唐建俊副局长在讲话中,从产业创新体系认识、生猪产业发展对科技需求、省级创新团队工作把握和省畜牧局与团队协调配合等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指出:(1)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定位准确、岗位设置配套完善、投入支持连续、运作效率高的特点,体系建设涉及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的相关环节,有关专家可集中精力连续地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以更好地解决长期以来科技与产业发展间的脱节问题。(2)为促进山东省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生猪产业创新体系团队应加强如下方面的研究:加强生猪品种与养殖模式的研究,完善与生产模式相适应的配套技术;加强生猪资源的生态技术研究,为生猪生产的生态循环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质量安全与物流的研究,尽快形成安全畅通的活猪物流、病死猪物流、粪便物流、废弃物物流和猪肉产品物流。(3)作为省级产业体系创新团队,生猪产业体系应处理好与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的关系,注重对全省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模式的分析与比较,切实搞好体系内不同岗位之间、岗位与综合试验站之间的合作、结合与联系。(4)为确保生猪产业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省畜牧局应加强与创新团队的协调、协作与配合,一要协调关系,通过行政协调组织、技术协调组织和市县综合协调组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二要健全机制,主要是会议协调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和问题调控机制三个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要强化协作,在调查研究、处理应急问题与突发事件和开展培训工作等方面,强化各部门与生猪产业体系间的协作。

姜卫良处长介绍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出发点,对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五点意见与要求。他指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是面向生产、面向实际,满足基层用户的需求。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自2010年启动以来运行状况良好,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局面和科研的新思路,初步探索出了农业科研评价的新路子和现代农业科研管理的新方法,为产业发展和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为加快和保障生猪产业体系建设,一要立足于产业发展的重点,突出体系特色,摸清产业发展的规律、方向、趋势和影响因素,坚持重心下移和注重实际两个重点;二要抓住产业发展的难点,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产业体系建设有别于传统的科研项目,要及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可能发生的其他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和方法;三要建立健全体系的运行机制,探索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首席专家不但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营造好本体系干事创业、和谐团结的工作环境,还要有战略思维,对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具有前瞻性和敏感性。岗位专家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强化团队内的协作,充分调动体系外的力量;四要强化内外沟通与交流,切实搞好团队工作。加强部门、企业、农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与国家及其他省市生猪产业体系的对接工作;五要通过网站、简报和技术推广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产业体系的影响。

座谈会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作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概况与体会”的大会报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学伟教授则就四川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工作进展情况做了介绍。四川省、云南省、北京市、陕西省、广东省、山西省、湖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万昭军研究员、鲁绍雄教授、云鹏研究员、孙世铎教授、吴珍芳教授、贺东昌研究员、彭英林研究员等分别从各省生猪产业发展以及创新团队建设的做法与经验、问题与体会等方面做了交流报告。一致认为: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明确责任、合作协调、沟通交流、整体目标和过程监测是做好生猪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此外,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综合实验站站长任相全还在大会上交流了“三级闭环养猪模式”。

山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孙金海教授分析了山东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交流了山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规划。据介绍,山东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建设以生猪产业体系内5个综合试验站为突破口,结合各地实际,通过现代养猪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起适合不同区域和生产条件的生猪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加强生猪产业相关的育种与繁育、营养与饲料、疾病控制、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产业经济等研究,为山东养猪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撑和储备。力争通过3年的建设,达到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一支团队,服务一个产业的目标,为山东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山东省生猪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随后,生猪产业体系的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进行了交流沟通与对接,讨论了下一阶段的合作事宜和工作计划。

为承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成果,整合山东省农业科技资源,进一步密切科技与产业的对接互动,2010年山东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启动实施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截至目前,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先后启动玉米、蔬菜、水果、小麦、花生、生猪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聘任首席专家6名,岗位专家62名,设置综合试验站34个。青岛农业大学作为建设依托单位之一,共有13位专家参与了这6个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其中宋希云教授、孙金海教授分别担任了玉米和生猪两个体系的首席专家。

作者: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