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喜迎党代会】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创新党建助推学院发展

时间:2017-12-20 来源: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

自2012年原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党总支建立以来,不断创新党建的内容与途径,以党建促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步提升。2017年7月,学院调整,建立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党委,开启了学院党建新时代。

五年来,学院以听取报告、讲党课、沂蒙革命老区的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教工党支部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新县沙窝镇朴店村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在该县率先开展“村院联合”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致力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组建“滕州市新农村建设实践服务团”,签署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协议。在鲜活的实践中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升华了思想境界,发挥了先模作用。

五年来,学院立德树人,强基固本,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育人重点,坚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年来,学院密切结合师生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工作理念,注重方式方法,紧扣时代精神,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创立了“创新教育载体,突出专业特色,拓展第二课堂,增强育人成效” 的特色学生工作品牌。“三农学会”被列为学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立项建设项目,荣获第八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是我校唯一受到表彰的志愿类社团。学生在“调研山东”实践活动中连续多次荣获省级一等奖。

五年来,学院准确定位,开拓进取,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稳步提升。学院现已形成由5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及常态化的技能培训构成的本硕人才培养+社会技能人才培训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学院目前累计科研经费420余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2项;地厅级课题14项。在一级学报、CSSC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专业教材2部。成功主办东亚合作社高端论坛、国际六次产业论坛、第九届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论坛等高层次学术性会议15次,协办国内外合作社领域大型学术会议10次。

五年来,学院注重实践调研指导,开展社会服务,服务社会能力及影响力不断提高。学院是国际农业农村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合作经济研究会会长、国际农业新六产联盟副主席等单位,设置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全国现代供销合作联盟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农业农村合作经济研究会秘书处、山东农业新六产研究院等十四个开放式合作机构。先后承担中组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及地方各类技能培训500余项、累计学员60000余人次;承担山东、北京、新疆等地地方政府、企业和合作社的产业规划、区域规划等累计达40余项;学院专家受邀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 专家600余人次参与26个省、市政策调研、咨询、指导,指导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00余家。所直接指导的合作社有30余家进入农业部首批示范社名录;两项建议分别被回良玉副总理、汪洋副总理亲笔批示;有两项建议提交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目前学院被确立为山东省和青岛市高级智库单位。

2012年7月18日,在枣庄市山亭区设立合作社党建工作研究促进会

2015年5月16-17日,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开展沂蒙精神传统教育活动

2016年7月17日,由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滕州市新农村建设实践服务团”赴滕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16年12月26日,学院教师党支部教师到高密市占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7年5月6-7日,赴威海海阳等地开展红色教育

2017年5月11日,举行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选举大会

2017年11月23日,举办朱连勤副校长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

作者:徐统仁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