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掀起红盖头 步入新时代
海都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7月16日,海都学院全院师生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在一片欢庆的掌声中,校党委书记周学宝与校长李宝笃共同揭开了“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的新校牌,标志着海都学院步入了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时代。
校党委书记周学宝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代表校党委对海都学院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他说,两年来,海都学院没有辜负校党委和行政的期望,向学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总结指出了海都学院取得各方面成绩的四方面因素。一是学院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明确的办学思路;二是学院拥有一个团结勤奋、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三是学院有一支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四是学院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他要求海都学院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坚持质量兴校、特色兴校、管理兴校的思路,切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海都学院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受到全社会的欢迎。
李宝笃校长也充分肯定了海都学院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海都学院借助这次更名的契机,谋求在发展上更上一层楼。他要求海都学院要继续探索办学的新模式,遵循国家的教育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力度,探索出新形势下新的办学模式;继续探索管理的新机制,建立健全民营机制下管理的新模式;继续探索特色化办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做好特色办学的文章。
海都学院院长姚锋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了海都学院两年来的发展情况。据介绍,两年来,海都学院深入研究和探索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实施渗透教育、特色教学、订单培养三大战略,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积极申报新专业,两年来共新上本科专业14个,使学院的本科专业数量达到19个。按照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行“3+1”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平台”的培养方案,在公共模块加大了人文课程特别是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比重,强化了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课堂训练。在完成规定教学计划的同时,为保证学生的直接就业以及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还分别搭建了专门的教学平台。此外,两年来,海都学院还建起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按照“横向联合、纵向打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完成了相关实验室的整合与新建工作;积极探索了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关系以及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据了解,下一步,海都学院将以高就业率为目标,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社会欢迎的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独立学院。学院计划,到2010年,实现在校生7000人,开设本科专业25个的办学目标。
揭牌仪式由刘军国副校长主持,校领导刁新华、张铭锦、宋希云、王伟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
作者:陈太安 刘晓华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