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大众日报:青岛农大奏响服务黄三角盐碱地“三部曲” 黄河滩上书写强农兴农新诗篇

时间:2021-12-24 来源:大众日报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多支青岛农业大学师生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在黄三角盐碱地上耕耘不辍,搞科研、做服务,把实事办到黄河滩田间地头,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上书写出强农兴农的华美诗篇。从点对点解决单一技术问题,到开展集约化示范研究,再到探索应用智慧农业实现成果高质量转化推广,科技特派员们奏响了服务黄三角盐碱地的“三部曲”。一项项新品种的诞生,一个个新项目的落地,他们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行动,展现了对祖国“母亲河”的不渝情怀,为黄三角盐碱地农业发展贡献了“农大智慧”,打造了“农大模式”,作出了“农大贡献”。

以“农大实践”书写发展篇章

青岛农大的科技特派员以科技实践助力东营利津县毛坨村农业发展不足,量身定制农业生产规划。学校先后成立7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建立了5个专业实验室以及“东营青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等研究基地。

科技特派员们针对毛坨村土壤情况研发和推广系列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积极调整当地农作物种植的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模式,选育6个葡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示范推广“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一批批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在毛坨村“开花结果”,有力践行了帮助农民在盐碱地上发展农业的“农大实践”。

以“农大良方”书写致富篇章

以毛坨村为起点,学校的农业科技服务持续向黄河三角洲辐射扩展,不断加深与地方政府的多层次合作。学校先后与东营市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利津县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组成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东营市,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

他们以盐碱地适生种质资源为基础,构建了花生玉米间作模式、花生棉花间作模式等多种新兴高效生态农业系统,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水肥资源不匹配等问题,开展了盐碱障碍消减、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层结构优化、土壤库容提升等理论研究,从土壤增碳-结构稳定-微生物功能强化多角度,建立了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肥沃耕层构建及生物强化协同调控技术体系。围绕盐碱地综合改良和高效利用,累计申请各类科研项目7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7项;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农业生产,累计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为当地农民群众在遍布盐花的盐碱地上开出了“致富良方”。

以“农大智慧”书写振兴篇章

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以“农大智慧”开创黄河三角洲智慧化农业。他们立足科技前沿,以“农业生态化”和“优质种植产业化”在黄河滩上开展科研创新和进行科技服务。国务院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之后,学校与农高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生态农业研究院。随后,19个专家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研究院,开展了超过20项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研究,旨在瞄准发展前沿,抢占“互联网+”发展高地,集中打造了一系列智慧化集成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快盐碱地产业振兴发展。生态农业研究院将创建国内首个耐盐碱作物智能精准育种技术平台,科技特派员们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建立盐碱地作物种质资源圃,开展盐碱地耐盐碱植物产业化示范工作。

目前,学校主持实施的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花生新品种栽培与云服务推广示范项目已落地东营,利津县明集乡的花生小镇正在建设中,以“公司+大学合办研究院”的模式集合性展示耐盐产业成果。青岛农大的科技特派员们在这里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推动耐盐高油酸花生和耐盐植物产业链健康发展,在广阔的黄河三角洲大地上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出“农大智慧”。

相关链接:http://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772994

作者:王政军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