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乡村振兴_学生

经合学子投身实践:致力支农兴农,无悔青春盛夏

时间:2019-08-26 来源: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实现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2019年暑期共组建30支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290人,分赴山东、内蒙古、宁夏、云南等多个省市展开实践调研,近日陆续顺利完成。其中,赴济宁泗水的团中央项目、赴淄博沂源的校级项目、赴山东莱阳院级项目以及金融宣讲团院级项目四支社会实践服务团积极响应团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表现突出,取得优异实践成果。

  科技助力泗水梦,建设美丽东仲都

“科技助力泗水梦,建设美丽东仲都”赴济宁泗水实践服务团是学院成功入选团中央“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山东省“三下乡·千村行动”社会实践的团队,共16人组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学工办主任、青岛农大驻东仲都村第一书记张德锋与团队进行实践对接,院团委书记兼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贾光辉、辅导员刘翔宇,社会实践学术指导教师、乡村振兴与规划教研室主任包乌兰托亚博士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并进行实地指导。实践团与圣水峪镇合作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期望通过建立双方深入合作,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济宁市乃至山东省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社会实践服务团以乡村振兴五大路径为切入点,以产业振兴为主导对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开展实地考察、产业规划、文化宣讲等调研实践活动。在调研过程中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村民的生产经营状况与收入水平、农产品销售环节、合作社开展情况及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亲切询问村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情况,收集样本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社会实践服务团通过与当地党支部对接,充分发挥学院学术优势及智力资源优势,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升村党支部的带动能力、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有效引导乡村资源要素集聚,优化现有乡村产业布局,提升经济组织的带动能力,为东仲都村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指导,助力当地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团还实地走访调研东仲都村乡村赋能工程运营中心与三淼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赋能工程运营中心结合“互联网+”模式,构建了农产品网络电商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木耳等农产品销售市场。实践团深入调研,了解到乡村赋能工程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机遇,它传承“互联网+大包干”模式,推动农村、农户种植的农产品上网络、上云端,并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品牌化包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家乡味道、地域商品正迎来新的市场,网络扶贫创新模式正为精准扶贫插上科技翅膀。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加强对于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化农业人才,今后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青年力量。

  助“沂”产融合,促“源”新发展

“助‘沂’产融合,促‘源’新发展”赴淄博沂源阳三峪村社会实践服务团被选为校级重点“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共13人组成。学院党委书记陈锦铭,社会实践学术指导教师、合作经济专业负责人王勇,辅导员兼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黄堃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并进行实地指导。本实践团发挥多专业人才优势,积极帮助当地农民发展产业,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同时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助力三产融合,促进农村振兴。

社会实践团通过在阳三峪村走访调研,了解到果树树龄大、品种老、更新换代慢、水资源问题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民对合作社认知度不高,村内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进一步制约发展。面对当前发展瓶颈,实践团通过对阳三峪村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进行深度调研,结合周边村落发展状况及当地政策支持,为当地提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综合乡村旅游,加强村庄合作社和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等一系列产业规划与建议,助力阳三峪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实践,青岛农大经合学院与沂源县阳三峪村建立教学科研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双方签署相关文件,有效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阳三峪村当地资源优势,巩固合作社调研成果,标志着高校与地市合作交流进一步加深,以及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深挖莱阳梨历史文化,助力梨产业提质升级

“深挖莱阳梨历史文化,助力梨产业提质升级”赴山东莱阳照旺庄镇社会实践服务团共10人组成,社会实践学术指导教师、电子商务教研室教师江文斌博士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并进行实地指导。本次社会实践服务团旨在探索农村经济发展之路,普及合作社文化知识并发现问题,为当地产业提出合理发展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团队通过实地调查,对照旺庄镇22个村庄的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和摸底调查。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大部分村庄独立为寨,存在产业发展不均衡、品牌不统一等问题,当地合作社的设立徒有虚名,不受农民重视。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投入缺口等原因,农民对旅游业发展意向也相对薄弱。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照旺庄镇长李志军、副镇长张兼维与调研团队成员座谈交流,收集和听取团队调研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党建引领、全程统筹、分类引导、农旅一体”的发展思路探索当地农村振兴实施方案。实践团队积极与地方领导分享调研问题及想法。江文斌针对调研结果,提出相应解决思路。第一,整合周边资源,设立农业农村联合社,提升管理有效性。第二,品牌宣传,挖掘莱阳本地的历史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影响力。将梨树逐一编号,一树一码,真正建立起莱阳自己的梨树品牌。第三,保护相关历史遗迹,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业发展渠道。最后,在传统运营销售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电商优势进行订单预售。会议形成的相关意见,对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赴山东莱阳社会实践服务团以振兴农村产业为目的,为“莱阳梨”升级提质和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升级。通过生产模式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提升,为莱阳梨特色产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经心促社会发展,合力筑健康金融

为更好帮助和扶持农村经济有效快速发展,向农村宣传好金融知识,引导群众了解金融知识,实现金融下乡,学院共组建7支“经心促社会发展,合力筑健康金融”金融实践调研团,分赴山东济南、青州、滕州、日照、临沂、威海等地乡镇展开金融知识宣讲和调研。金融学教研室教师臧萌博士、辅导员孔祥菲带队指导。

7支小分队到达目的地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金融信贷知识了解程度、风险意识强度、融资需求等方面开展入户调研,填写调查问卷。调研发现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改革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民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根据调研情况,实践团为当地居民普及金融信贷知识以及防诈骗知识,通过真实案例,提高防范意识,增强防骗手段。金融信贷调研及宣讲活动的开展为改善当地的信用环境,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补足金融信贷知识普及缺口,对解决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等融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除学院重点项目外,各班级小分队也分赴省内各地市以及内蒙古、宁夏、云南等省外地市,围绕三产融合调研、金融信贷知识普及、探寻红色记忆之旅、调研电商普及成果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真实国情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

这个夏天,一群满怀热情、追求梦想的经合青年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开展实践,积极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展现了当代青年关心国家、热心实践、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