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荟萃精选

外国语学院:练内功 提内涵 创新特色支部

时间:2017-06-1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亟需探索着力点和切入点。

潜心教学,第一党支部教学能手不断涌现

外国语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大学英语教研一室全体党员隶属于学院第一党支部,其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学校、学院发展。一是创新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教研室定期举办“精彩一课”讲课大赛、英语示范课展示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教学比赛,并通过评课、议课教研活动启迪教学方法,激发教学热情;二是坚持以老带新,启动“名师”带动工程。开展了资深教师进课堂活动,深入青年教师课堂,将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做好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引导改进,并进一步做好“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后备人选的培养工作,选好人才,及早培养,着力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在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的过程中,第一党支部涌现一批教学能手,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累累硕果:党支部书记席晓荣获校“第四届教学能手”,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赛区)英语专业综合组一等奖,第三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人文社科本科)二等奖;党支部宣传委员种法娟荣获校“第二届教学能手”、“第三届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山东赛区听说组二等奖;党员教师丁树亭荣获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山东赛区)商务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党员教师张淑霞荣获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微课组)(山东赛区)二等奖。

致力学术,第二党支部学术标兵脱颖而出

大学英语教研二室和实验中心隶属于第二党支部,其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不断服务师生的过程中,紧紧将党支部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求知、探索、严谨、创新的学术氛围,凝心聚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支部党员不仅是教学骨干,更是科研能手,在主动申报科研课题、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根据学科现状和研究力量带头组建研究团队,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参与课题研究,以找准方向、团队协作、集体攻关的方式浓厚了教研室乃至整个学院的科研气氛。同时,支部不断加强科研活动,通过学科小组活动、专家讲座、学术大讲堂、访学交流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

学术氛围的浓厚和学科建设的加强,使支部一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党员脱颖而出,党员教师聂庆娟在A&HCI收录期刊《外国文学研究》发表了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重要论文,表明其已进入到国际人文社科领域论文发表的最高阵地,实现了学院发表高层次论文的新突破;党员教师范杰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研究课题,荣获“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学术奖励;支部宣传委员李卿近年来主持省级、地厅级和校级课题8项,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

党支部成员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厅级研究课题30多项、校级课题70多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CSSCI、外语及中文核心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20多部,出版译著9部。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7人次获得山东省、青岛市优秀社科成果二、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获山东省毕业论文一等奖。

服务学生,第三党支部指导学生屡获大奖

英语教研室、朝鲜语教研室和日语教研室隶属于第三党支部,大家坚持立德树人,以“搭搭台、动动手、练练兵”的形式深入第二课堂,服务学生成长。在支部书记高秀雪、支部宣传委员金艳花博士等的指导下,成立了清语社、花火戏剧社、木槿花三大专业社团,深受学生欢迎,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同时,支部成员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别具一格的动手实操活动获得学生青睐:制作抹茶让学生们感受到日本的茶文化,制作紫菜包饭让学生们领略到韩国美食的魅力,手写一封感恩信让学生们感恩亲情、珍惜现在,设计英文广告让学生们头脑风暴、创意无限。此外,“练兵”环节必不可少,支部成员在“第二课堂”中举办演讲、写作、阅读、翻译、辩论等各种形式的专业竞赛,帮助学生们在比赛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让许多学生受益匪浅,成绩斐然:2016年共有20人次在地市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其中王思获“第十二届驻青高校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钟莹荣获二等奖,取得了我校参加此项赛事12年以来的最佳成绩;付琳琳获“第六届学府杯翻译大赛一等奖”,纪秋玮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专业国家级一等奖”。

传递爱心,学生党支部志愿服务展风采

学生党支部包括第四、五党支部,其借助外语文化节和郭送志愿服务队两大实践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多样的特色活动:在外语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品红色经典,读世界好书”中外阅读秀、“学长征精神,展青春风采”英语演讲比赛、“重时政大事、聚红色焦点”红色经典话剧表演等一系列主旋律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2016年以“两学一做我先行,社区服务展风采”为主题获得党日活动立项,并开展了社区帮扶结对子“逸学堂”志愿服务、慰问社区孤寡老人“最美夕阳红”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党员引领示范作用。继全国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青岛十佳道德楷模郭送之后,又涌现了山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学生、校第九届“五四青年标兵”王忠倩和校虹书屋会长、第十届“五四青年标兵”房新慧等志愿服务先进党员典型,她们如同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传递爱心、志愿服务的社会大舞台上,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文刊登于《青岛农业大学报》第942期,第3版

作者:王晓雷 刘璐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