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做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每一个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学子都怀揣着追求科学的信念,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不负众望,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211人,参加考研人数170,报考率80.5%,考研上线人数116,上线率达68.2%,录取率达48.1%,其中有5间“学霸宿舍”全员考研成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海洋学院育人条件、育人机制以及优良学风密不可分。
优越育人条件,培育卓越人才
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海洋学院秉承“容山纳海 志存高远”的院训,担当应担使命,全院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学院学科建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推动学校省一流学科“水产养殖学”建设驶入快车道,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一流学科资助下,拥有优良的育人条件。一流学科“水产学”的注入,为学院的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佳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提升学院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一批批卓越的教师。在国家杰青、山东省“一事一议”人才聂品引领下,一批优秀人才聚集海洋学院,为提高海洋学院育人成效做出了突出贡献。育人,不仅仅是学,更是一种方式,一种习惯,高质量的育人是通过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考研学生在感受到浓厚学术氛围的同时,乐观自信,敢于梦想,勇于拼搏。
自2012年9月以来,蓝谷校区积累了雄厚的海洋基础,知名的科研机构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撑。蓝谷校区背靠崂山,面临大海,与国内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相邻。教学区里为考研设立的读书角,摞满了所需的专业资料,并且位于高楼层,不会受到无关人员的打扰,备考的学生经常在这里讨论问题,学习知识。配套的实验设施也是高考研率的保障,作为青岛一流海洋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学院蓝谷校区拥有着高端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小到观察玻片,大到水族造景,都可以在攻克问题遇到难关时带给考研人员最初的学习体验,更加切实地为考研学子的基础学习提供了服务。同时,蓝谷校区还建立了考研房间刷卡制度,专供考研学子备考,为其考研学习提供了安静环境。同时学院切实实行劳逸结合制度,为丰富海洋学子课外娱乐生活学院开设了负一层的大学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的健身房设备器材一应俱全、乒乓球室里热爱乒乓的学子们打得热火朝天。
除了以上的硬件条件,海洋学院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大家庭。2019年12月27日晚,舍管部学生牺牲自己晚自习学习的时间,自发组织学生为考研的学长学姐准备一个惊喜——利用宿舍房间的灯光拼成“加油”的字样。结束一天辛苦备考生活的考研学子们看到这一场景,满身的疲倦一扫而净,纷纷表示非常的感动。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在考研倒计时之际收到了来自学弟学妹亲笔写的祝福卡,为即将奔赴战场的他们加油打气,为他们在严寒的冬日里带去一份可爱。考研学子们不是孤单的,他们背后是整个海洋学院,每一位成员都在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的考研梦扬帆远航。
考研的成功之道,不仅取决于硬件,更在于自己的决定和努力。海院考研学子在临海的蓝谷,借着得天独厚的一流实验室和老师们的倾力培育,最终靠个人努力成功上岸。其中,水产养殖专业1601班以73.07%的最高考研率在16级的考研中脱颖而出,成为海洋学院的优秀班级典范。该班赵天亚年仅17岁就以398的高分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他在采访中说是热爱催使他在考研道路上不断前行。该班岳新利更是以优异成绩被厦门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专业录取。水养1602,410、413宿舍更是宿舍全员考研成功,他们在采访中纷纷指出是宿舍浓厚的考研风气成就了如今的自己。海洋学院浓厚的考研氛围,照亮了赵天亚和全员宿舍的考研之路,他们全力以赴,成功上岸。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其完善的育人条件、成熟的育人制度、优良的学风,为每位海洋学子提供适宜的环境,让每位学子享受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学科的育人成效无处不在,高考研率不是偶然,而是蓝谷校区不断完善机制、条会、育人理念造就的。海洋学院将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为培育社会应用型高技术人才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成熟育人机制,彰显蓝谷特色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形成一套独特的育人机制。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了更加开放灵活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不断推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和支撑学生朝着广泛、深入、艰巨的学习目标迈进。学院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中心,开展丰富育人活动并取得优秀成效。校园优秀文化品牌蓝鲸导航工程、蓝鲸学术沙龙、海院讲坛等系列活动助力学生成才。在考研上线率不断攀升的背后,蓝鲸导航工程起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通过“校内导师制”的方式,以“指路人”的身份方式对学生教学狠抓质量,强化科研精神,使学生“学而有的、学而不罔、思而不殆、学而有得”。蓝鲸学术沙龙、海院讲坛等每周进行一次的活动,时刻提醒海院学生以优秀老师和学生为榜样,开辟学生、教师自讲论坛,形成“学先进、看典型、树榜样、赛学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海洋学院育人机制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青岛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动能也在海洋。借助学校区位优势、传统学科优势、成熟育人机制,大力发展涉海学科,助力经略海洋战略在山东落地生根,是青岛农业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海洋学院院水产养殖学专业从特色鲜明、逐渐向着优势突出的更高层次加速。在“向海洋进军的指引”下,我院师生共同进步、不断发力,乘着启用蓝色硅谷校区的东风,实现了学科发展的“青农速度”、“海院速度”。18年,水产养殖学专业被增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19年,学院圆满承办鲑鳟鱼类养殖病害与防治对策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研讨会等会议。同时,蓝鲸导航工程成为学院的一项特色项目,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同时为海洋学子的考研做好了铺垫和续航。
浓郁优良学风,助力考研上岸
近年来,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率节节攀升,这与海洋学院浓郁的学习氛围,勤奋进取的优良学风离不开关系。学风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海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优良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教育文化引导学风。海洋学院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根本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机制,如蓝鲸导航工程、蓝鲸学术沙龙、海洋学子论坛、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文娱活动及科研工程,并从2014年起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于大三一年在海大进行交流学习。此类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涵养了学风内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以严格监管督促学风。学院贯彻严格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管理监督体系,力求做到课堂三零,“零旷课”、“零迟到早退”“零手机课堂”;恪守钉钉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增设刷卡门禁,切实完善安全防控体系,保障师生安全。学院不断完善监管措施,稳扎稳打督促学风建设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