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两学一做专题栏目  > 做合格党员

农学与植保学院党员践行“两学一做”求真务实彰显本色

时间:2017-04-20 来源: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农学与植保学院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涌现出一批党员模范先锋,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精神,扎根工作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合格党员的责任。

不忘初心 退休党员树典范

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学院收到了一名老党员特殊的捐赠,来自姜卓俊教授的叁万贰仟元捐款,被命名为“草莓教授”奖学金,这是姜卓俊教授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个人资金,他用来帮助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姜卓俊教授(中间左一)接受捐赠证书

姜卓俊说,自己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七一”之际,能够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觉得非常高兴。他表示,自己来自农村,深知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也深知农村对人才的庞大需求量;自己在本学院学习、本学院任教,最后在本学院退休,一辈子在农业领域打拼,是学校和学院培养了自己,成就了自己。捐出自己得奖的奖金设立奖学金,就是希望能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更好地学习农业领域的技术和本领,为三农服务。他表示,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愿意为同学们提供草莓栽培技术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同学们成长成才。

姜卓俊教授是农学与植保学院的退休党员教师,农民兄弟却更喜欢称呼他为“草莓教授”。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早日让中国成为草莓大国,彻底摘掉“草莓生产落后”的帽子。他一直在为了这个梦想奋斗,一边认真搞研究,一边全力进行科研推广,就这样他坚持在田间地头跟草莓打了26年交道。

从1992年起,姜卓俊教授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大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草莓学习班、草莓科技讲座,深入草莓产区传授草莓生产技术,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这期间,他用一双脚几乎走遍了山东所有的草莓种植乡镇。他在的地方,农民总会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他从来都是耐心解答。20多年来,他家的电话和手机号码已然成为了一条“草莓科技专线”,为了能让农民兄弟随时找到他,他更是从未换过手机号码,很多时候,他正在吃饭或者半夜睡着咨询电话就响了,他也从未抱怨,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严谨地开展工作,扎根基层,为社会创造了宝贵的财富。2012年被山东省政府荣记科技兴农三等功。

姜卓俊教授在学院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半辈子,退休之后仍不忘回馈曾经培养了他的学校和学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尽自己所能,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躬耕不辍 党员干部践忠诚

林琪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多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曾经是国务院农业突出贡献专家,山东省著名旱地小麦育种专家、三尺讲台讲课30年的教师、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为了抗旱育种,他无怨无悔付出了30年的时光,无数荣誉的背后,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过来的。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获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后,他对自己这样评价到,“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是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作者。”2016年5月,这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干部,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词,在党组织号召每个党员缴纳50元特殊党费资助贫穷学子时,他一次性的缴纳了500元,他是这样认识的:“如果500元能够让一名贫穷的农家学子得到一点来自党的温暖和关怀,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愿意资助一个学生。”

 林琪教授

林琪教授从教30年、担任硕士生导师14年,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总是把自己长期调研和在田间地头的一手资料,巧妙运用到讲课内容中,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潜移默化地示范着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将他亲身实践经历融于讲课内容,更是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分析病害发生原因。

由林琪教授历经十年科技攻关的“青麦6号”于2007年培育而成,具有丰产、抗旱、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好等显著特点。“青麦6号”种子表皮有天然蜡质层,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其叶片也比普通小麦厚,背部绒毛较密,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发达,能最大限度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这些特性使“青麦6号”在全年不灌溉,只能“靠天吃饭”的状态下也能获得丰收。2016年 “青麦6号”通过国家审定,这是青岛市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不仅抗旱而且耐盐碱,经示范田实打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47.82公斤,创下了山东省盐碱地小麦种植单产的最高纪录。由于他的特殊贡献,2011年获得国务院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

他的青春,留给了党,留给了他热爱的育种事业,留给了他热爱的农业高等教育,留给了他的学生们。

爱岗敬业 党员教师讲奉献

学院赵延明教授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工作在育种一线的他, 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合格党员的责任。

赵延明教授

赵延明教授是搞玉米育种工作的,了解玉米育种的人都了解,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苦差事,而他在被认为是育种领域中最苦的“玉米育种”的道路上一走就是20年。而这无怨无悔的20年,他只为一件事:多为农民做点事,多培育能让老百姓多打粮食的玉米新品种,努力让农民获得更大的丰收。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为了早出、多出新品种,这些年来,赵延明教授一到十月份就会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加代育种,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回来。他在海南已经度过了十几个寒假,过了十几个春节。在深入开展玉米传统育种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系统开展研究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的工程化问题,并建立了包括年轻博士在内的玉米育种梯队,为玉米育种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后劲。

赵延明教授还积极参与科技兴农工作,每年参加科技下乡活动、走访调查30余次,足迹遍布山东省每一个市县,召开座谈会、观摩会、培训会,培训及技术指导农民一万余人次。他始终奉行育成的品种、推广的品种不能单纯根据自己的兴趣搞科研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推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农民需要的优良品种,需要就是无价之宝,不需要,就没有价值,因为农民是最终的评审员。因此玉米抗病育种是他育种中坚持、坚持、再坚持的育种目标,历经南繁北育穿梭育种十余载育成青农105。青农105高抗玉米粗缩病,素有“玉米癌症”粗缩病克星称号,有效解决了玉米生产上由于粗缩病大发生而造成的危害,深受农民的欢迎,大面积示范推广以来,累计增产或减少粮食损失至少在10亿斤以上。2012年被山东省政府荣记科技兴农二等功。

赵延明教授牢记党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科研的道路上兢兢业业,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开拓。

教书育人 退休党员扬师德

刚刚退休的顾耘教授同样是一位格外重视实际应用的党员教师,他充分发挥了我院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新时期的师德榜样。他的课讲究“三性”:一讲科学性,上课不能胡说八道;二讲先进性,要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讲课内容不能落后于生产,还要讲实用性,课程内容与生产相结合。为了这“三性”,顾耘教授下了不少功夫。学生们常常觉得听顾耘教授讲课就像是在看昆虫世界,一个个小小的虫子都被教授讲的津津有味,连想打盹儿都难。

作者:梁良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