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两学一做专题栏目  > 做合格党员

李洪冉:走一条实践出真知的学术路

时间:2017-04-20 来源:宣传部

简洁干净的白色实验服,斯文的黑框眼镜,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记者在信息楼的生物入侵研究实验室里见到了获得“五四青年标兵”称号的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与农业害虫防治专业2014级研究生李洪冉。对农业昆虫与农业害虫防治专业已有六年学习经历的他,在实践出真知的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实验——实现理想的沃土

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沃土的滋养,对李洪冉来说,实验研究正是他实现理想的沃土。“是实验操作提高了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坚定了我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这个领域前行的信念,我的理想从此启航。”

早在大二暑假,李洪冉便进入了褚栋老师负责的生物入侵研究实验室学习,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室学习生涯。在老师的指导下,两年后李洪冉顺利成为我校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进行深造,并开始研究烟粉虱这一农田超级害虫。“我主要研究烟粉虱Q型隐种的入侵过程、灾变机制与监控基础。对复杂问题的分类研究离不开实验获得的各类数据。”

每天早上八点按时开始实验研究是李洪冉两年研究生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安排。为了精益求精,每次对烟粉虱进行DNA提取、PCR扩增、酶切、电泳等一系列实验操作,他几乎都要等到半夜才能回宿舍。“比如PCR扩增时,引物退火对温度要求很高,引导这段DNA解链时的温度由公司提供,但最适温度却要在提供温度上进行大量的梯度试验。”李洪冉说,实验中他有过无数次的尝试,尝试的过程虽然是不断失败的过程,但更是收获的过程。

为采集实验样本,两年时间里李洪冉跑遍了山东省17市以及周边河南江苏等省份。实验样本的多样性使得实验结果更加精准,为实际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多人会觉得每天闷在实验室里很枯燥,但我却感觉别有一番乐趣,实验研究是我的兴趣所在。”

论文——展现智慧的海洋

论文是衡量学术的一大标准,是展现研究智慧的海洋。以大量实验数据作为论文写作基础的李洪冉获得了导师褚栋“论文有灵性”的高度评价。

可靠的科学依据,海量的参考文献与精确的数据都是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资料,而这些都离不开日常的积累。“写一篇合格的论文至少要看相关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10篇且要精读其中两篇。”在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把握研究热点与方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李洪冉形象地称这个过程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论文需要实验为基础,做实验要有严格的纸质数据与电子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实验出现的问题,实验需要论文来体现。”在生物入侵研究实验室,李洪冉将时间分为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实验、三分之一的时间看文献、三分之一的时间写文章。“合理的时间分配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更好的积累和进步。”李洪冉说。

从本科阶段开始发表专业论文到现在,李洪冉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植物保护学报》《昆虫学报》等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第二作者在《昆虫学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不要抱怨,一切靠自己”

“不要抱怨,一切靠自己”是李洪冉信奉的青春格言,以努力为信念的他一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

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使这个大男孩有了自己的成长。“踏实、肯干、有想法”是实验室里的小伙伴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事实上,也正是李洪冉身上的这股踏实劲儿使褚栋老师选中了当时还在上大二的李洪冉进入自己负责的生物入侵研究实验室学习做实验。

“褚栋老师是我的专业启蒙老师,同时也是我人生的伯乐。”李洪冉坦言,进入实验室之后,自己才对专业学习产生了兴趣。“只要开始了也就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既然选择了就要学好,万事都是相通的,纵使最后我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但严谨、认真的精神不会改变。”

作为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的他,曾获2014~2015年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2015~2016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主持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立项计划项目《共生菌Cardnium介导烟粉虱适合度代价的行为与生理机制》,参与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及农业部科技研究项目蔬菜主要病毒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5年发表论文《山东省重要农区粉虱寄生蜂调查及初步研究》,被《山东农业科学》评为优秀期刊论文。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李洪冉希望继续跟随导师进行专业学习,硕士毕业后可以出国留学读博继续深造。

作者:张玮 孙嘉蔚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