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明路引灯 温暖相伴——记我心中的“最美班主任”李光老师

时间:2025-07-12 来源:动漫与传媒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我珍贵的大学时光里,就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将总书记嘱托融入日常点滴的“最美班主任”——李光老师。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引路人,用平凡岁月里的真诚付出,诠释着不平凡的师者情怀。

点滴牵挂润心田,他是温暖可靠的“护航者”

李光老师的“好”,首先在于那份如家人般的牵挂与细致入微的关怀。作为班主任,他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挂着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每逢节假日踏上归途,他总不忘在微信群提醒我们“到家报个平安”;返校日期临近,他的叮嘱又早早传来:“提前买好车票,路上注意安全”;当宿舍搬迁的“大工程”来临,他会亲自到场,二话不说就帮我们搬运行李,汗水浸湿衣衫的身影让我们倍感踏实;即便校区路途不便,他也坚持来到平度校区为我们开展线下班会,只为“想多见见同学们,和大家多聊聊近况”。这份始终如一的陪伴与牵挂,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仁爱之心”在大学校园里最朴实的写照,让我们这些离家求学的学子心中暖流涌动。

深耕专业传真知,他是学海探索的“领航人”

李光老师对专业教学有着近乎执着的认真与热忱,他的课堂和指导总能点燃我们对编导专业的兴趣与思考。他时刻关注着我们的专业视野与实践能力,总是第一时间将有价值的专业竞赛信息分享给我们,并热情鼓励我们:“大胆尝试,参与本身就是收获!”对于我们的课程作业,他从不敷衍,总是逐一点评,给予我们具体、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去年十二月那场前往莱阳市的专业采风,更是令人难忘。他亲自带队,指导我们进行实地创作,将课堂理论融入鲜活的社会场景。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创作的源泉在于生活。他就是这样,用行动引领我们在专业学习的海洋中扬帆探索。

亦师亦友话成长,他是拨云见日的“启明星”

李光老师身上最令人亲近的特质,便是他那份毫无架子的真诚与开放。他的办公室门永远为我们敞开。无论是专业学习的瓶颈、创作灵感的枯竭,还是生活里的烦恼、对未来的迷茫,我们都愿意向他倾诉。他总能像一位阅历丰富的朋友,耐心倾听,然后用温和而睿智的话语,结合学长学姐的经历或是他自身的见解,帮助我们厘清思绪,找到方向。

犹记得大二刚开学时,我因专业竞赛屡屡受挫而陷入焦虑。是李老师用温暖而坚定的语气开导我,鼓励我:“别灰心,创作贵在坚持,你的努力我看得到。”这学期,当我的作品终于获得省级奖项时,他那句“要坚持进行专业创作”再次鼓励了我,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他就是这样,在我们困惑时拨开迷雾,在我们前行时点亮星光,让我们敢于追梦,勇于坚持。

李光老师,这位我们心中的“最美班主任”,用日复一日的真诚付出,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描绘了最温暖的底色。他如明灯,用专业学识照亮我们探索的方向;他似暖阳,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护航我们青春的成长;他是益友,用平等坦诚的交流启迪我们思考人生。他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动诠释着何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有幸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遇见李老师,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幸运。他不仅教会了我们专业知识,更让我们懂得了坚持的意义、关怀的力量和为人师者的崇高。李光老师,您就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永远闪亮的“最美班主任”!

作者:动漫与传媒学院编导2301班 巩玉佳 编辑:薛寿鹏 姜妍 孙梦雪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