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男,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在读研究生。自2006年进入青岛农业大学学习以来,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学习上刻苦勤奋,工作上踏实认真,生活中乐于助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不断努力。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最大努力竭诚为同学服务,时时处处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工作踏实,责任心强。在担任本科班班长期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关心同学,了解同学情况,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同学的第一需要为工作职责,在第一时间向困难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合理统筹安排班级工作,根据学院要求抓好落实,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和学院领导开展班级工作,所在班级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曾被评为优秀班级。
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正确协调和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从来没有因为工作繁忙、参加课外活动多而放松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学期间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2010年考取硕士研究生,进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习,并担任学院研究生负责人。
作为一名研究生,他积极适应角色转变,明确奋斗目标,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勤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优化鹅肥肝油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工作,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工艺条件,并利用GC法对鹅肥肝油中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研究了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壁材含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材比例等进行了优化,并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品质测定。另外,积极参与了对鹅肥肝油的抗氧化功能和对酒精肝预防保护作用的研究,不仅填补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缺,大大提高了鹅副产品的利用,还为我国鹅肥肝产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鹅肥肝油为研究对象,还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鹅肥肝油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刻苦努力,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
自2007—2008学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青岛农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获专业三等奖学金。在校学习期间,曾荣获“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