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海洋学院三教授入选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时间:2013-07-15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近日,山东省农业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山东省第一批第二轮及第四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推荐人选进行了评审,共评审确定了84名岗位专家,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正丽、李玉全、王文琪等3名教授入选。

鱼类产业创新团队饲料与营养岗位专家,王正丽,女,1977年5月生,青岛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读大学。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读硕士研究生。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读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至今,在青岛农业大学工作。长期从事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鱼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863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等教学荣誉称号。    

虾蟹产业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李玉全,男,1978年9月生,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读大学。2000年7月至2003年8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学专业读博士研究生。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青岛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讲师。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3年4月,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从2003年开始,一直从事虾蟹类的繁育、养殖及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虾蟹形态与繁育的关系、苗期饵料选择与投喂、环境因子变化对幼蟹发育和摄食的影响。曾参与国家863计划“虾蟹贝抗逆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跨越计划等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自然科学基金及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目前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正在审稿3篇(SCI),待刊论文2篇,授权国家专利1项,获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奖励2项。

虾蟹产业创新团队病害防控岗位专家,王文琪,女,1969年3月生,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读大学。1996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读硕士、博士。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博士后流动站学习。1991年7月至2002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生态方面的科研工作,副研究员。2002年5月至今,在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其间,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在美国奥本大学农学院水产系鱼类基因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了为期1年的科研合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创新项目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围绕贝类、虾蟹类等生物的养殖生态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揭示了水域生态因子变化与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间的关系,为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大量的基础参数,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3部,部分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先后成为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山东省有关海洋生物学科、水产养殖学科的评审专家,担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会的理事、青岛市动物学会秘书长、青岛市海水养殖协会副理事长。

作者:刘兴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