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百名教授

栾明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时间:2015-07-28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一位哲人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年过半百的他,已在教育线上坚守了30余年,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始终勤勤恳恳教书,兢兢业业育人,默默如老黄牛般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在教育教学中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从花样年华开始,到步入不惑之年,他用心去拥抱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学生,献给了祖国的未来。他,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栾明川教授。

教师工作的起步

1983年,他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放弃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被选拔进莱阳农学院,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助教。在莱阳农学院做助教的两年中,他上课时用的教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为了弄清一个部件的运作原理,他拆过自行车,也拆过电冰箱,而他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在这段助教生涯里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的授课传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授课过程中,他认为PPT演示的内容过于死板、动画难以理解,而实物教具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方便学生理解某一部件的运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正视科学原理。至今,他都保留着自己动手做教具的习惯。

助教两年后,他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远远达不到要求,并且意识到,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深度,以适应当代学校的发展要求,因此,栾明川教授先后到吉林工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农产品加工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结业。栾明川教授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孜孜求学,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保证自己的知识达到应有的深度。

教师工作的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此,自毕业以来,栾明川教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栾明川教授常说的话,他也一直用这句话来要求自己。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栾明川教授就是如此。为了促进教育教学,他不断地提高自己,一心只为一个“师”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在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栾明川教授认识到,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关爱学生,而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栾明川教授结合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注重活跃课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倾注爱心、真诚相待,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学生,并关心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尽心尽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因此学生也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栾明川教授上课并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他会结合自己研究过的课题和目前的社会现状,为学生讲解一些最新的科研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研现状和本专业职业现状。“跟着栾老师学习,学到的不单单是课本上无趣的知识,而是一些关于专业的前沿知识,专业的前景一步步激励着我们前进。”一位学生这样描述栾老师的教学工作,“我觉得栾老师当得起人民教师这一神圣的称谓,同学们都很尊重他。”

在课堂上,他时时刻刻关注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他常对学生说,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些理论知识学生听不懂,他就课下做教具,用实物进行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课下,他积极与学生交流,探讨问题,交换对专业的看法,更深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入学生内部,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他有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以科学、民主的精神组织实施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调整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激励学生加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栾明川教授在教学中注重发现不足之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时时关注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及时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充实到教学中来,用大胆的实践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他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他深知老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源泉。他一直认为要对课堂进行改革,首先要求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变。2001年,栾明川教授提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改革”,在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评审中获得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在此后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荣誉称号,为山东省食品工程的教学创新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他依然坚持这种思想,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案,与时代融合,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能够对得起老师这一称呼。

学生眼中的他是一个性格和蔼的人,讲课有条理、清楚易懂。课堂上对学生严格,但教学方式十分活泼,课堂气氛调节得恰到好处。他的学生这样评价道:“栾老师是个很和善的人,他说话的语气从来都是不急不躁。他为人谦逊,从来不会高声地谈论自己以前的各种辉煌。”相反,栾教授很喜欢谈论他以前的艰辛生活,他不喜欢死板说教,他总是借自己的亲身经历,传达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人生的突破

大学老师不仅肩负着教育教学的大任,也面临着严峻的科研任务,只有继续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自己,从科研中获得一定知识补充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胜任教书育人的使命。平日里,栾明川教授经常翻阅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和报刊,上网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使自己的研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这些年来,栾明川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0项省级课题,多次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996年,栾明川教授发明的“振动式浅翻深松犁”获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奖;2007年发明的“芋头淀粉提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1997年2BHM-2型花生覆膜播种机研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1年芋头新加工技术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中华寿桃保鲜技术研究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星火奖二等奖;2005年芋头淀粉改性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先后在国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一系列的奖项证明了栾明川教授在食品科研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接受国家课题后,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工作,当我们问他原因的时候,他的一句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们:“搞科研要有研究的态度,国家给我们钱,让我们去研究,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我们就一定要攻克它。”

当谈到他最骄傲的项目时,他提到了中华寿桃保鲜技术研究这一课题。他回忆道,在进行这项技术研究时,总是早出晚归,时刻守在冷库旁,定时定量测量寿桃的各种成分,虽然苦点累点,但最终得到了一个中华寿桃最大储藏期,解决了桃子储存时间短暂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储存不了鲜桃子的现状,将寿桃的储藏期延长为3个月,极大程度地延长了桃子在市场上的销售期,为果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分钟的热度每个人都有,但是30年的坚持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栾明川教授用他的坚持与毅力,向我们证明了他对科研事业的专注。栾明川教授表示,在今后会继续坚持科研工作,为教育事业继续奋斗。

人生的追求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今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每天都有新的动态,都会有新的改革,只有每天把握住不同的动态,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案,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把学生带到新的天地,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追求永不止步,栾明川教授不满足于我国长期人工或半机械化栽培,积极引进加拿大高油用亚麻籽品种,并且不辞辛苦地历经几年时间在田间进行试验和筛选。辛苦的劳作终于摸清了引进品种在我国的栽培特点。2001年在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的部分田地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栽培。

栾明川教授30年如一日,不辞劳苦,将人生最好的年华默默奉献在教育科研事业上,岁月无情地在他的脸上刻下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痕迹,他却一直用微笑面对着自己的人生,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人生大事,无论遇上什么困难,他只要想到身处‘师’位,就会重新充满了向前的动力,只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者:刘园园 江秀清 张瑶瑶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