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环艺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时间:2007-03-30 来源:环艺学院

环境艺术学院前身是1993年的园林花卉技术专科专业,2001年12月成立环境艺术系,2005年8月成立环境艺术学院,目前学院拥有园林、艺术设计和绘画三个本科专业。2000年学院获得山东省第一个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点。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鼓励个性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抓住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 全力实施“人才强院工程”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教学工作的关键和有力保障。学院从加快发展的历史使命出发,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着眼,更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考虑,学院坚持实施“人才强院工程”,提出用事业成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培训催生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品格感召人才,切实做好育人、识人和用人的理念。
    学院制定了长远和近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对外引进和对内培养并重的工作方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学院还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为确保把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学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且常抓不懈。学院充分利用每周教师例会的时间,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经常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开展以师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上岗培训,组织新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师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规章,帮助他们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标杆,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三育人”经验交流活动与教学大比武活动,通过同行之间,特别是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交流,相互找差距、看不足,进一步提高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近三年,学院有7人次评为校级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2006年山东省“十佳百优”优秀辅导员,1人被评为莱阳农学院十大育人标兵,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1人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3人次被评为校级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8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有1人获“六和”奖教金。
    教师有德也要有才,在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学院切实把好“三关”。
    一是以老带新关。就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表率作用,让他们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使他们成为老师们心目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追求目标和学习典范。长期以来,学院一直把新教师的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让新教师与骨干教师确立师徒关系,提出了“一年要合格,三年成骨干”的发展要求。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努力为新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每学期,学院都举办新教师的汇报公开课,骨干教师的示范公开课,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
    二是集中备课关。为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院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由专业负责人全权负责组织本专业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骨干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做好讲稿的撰写工作,提出教法建议。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借鉴别人的东西,又要体现个人特点。集体备课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办法,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并且按备课内容,同门课程任课教师互相听课评课,评价备课实用情况。
    三是实践锻炼关。学院所有专业均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院规定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一个月以上时间到相关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作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了解任课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学院教师一直坚持利用寒暑假深入省内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并将实践经验应用于本科教学工作。 

全力建设优良的学习大环境 不断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整个学院的学风建设是前提。为给全体学生建设一个优良的整体学习环境,学院一直把学风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将学风工作纳入整个教育工作当中,建立明确的学风建设责任制,上下齐动、齐抓共管,最终在全院上下形成了“清明有序,诚信有礼”的院风。学院在建院之初就确定了学风建设的目标,即在全院学生中大力宏扬“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精神,倡导“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从严治学、学无止境”的优良学风,在课堂内外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形成自主、自律、自我意识充分展现的良好局面,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足,积极性高。为完成这一目标,学校坚持做好“两个到位,三方面工作”。即落实学生思想统一和激励、监督制度两个到位,坚持对学生做好引导好“我要学”、解决好“我要学”和处理好“我会学”三方面的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在构建良好学习大氛围,调动全体同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学院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
    园林和艺术设计专业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学院形成了生物、艺术、工程、文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理论教学体系。多学科的渗透融合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开拓的思维,广泛的适应性,从而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另外,学院还构建了相互联系、各具特点的实践教学平台,先后在青岛中山公园、平阴玫瑰研究所、昌邑绿博园、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淄博峨庄、昆嵛山、崂山、苏州同里、周庄、安徽西递宏村等地建立了17家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和实习点,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实训。通过充分发挥这些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岗能力,在有力推动产教研的同时,也把社会上的高新技术成果引入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缩短了他们的就业后适应期,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应用型人才受到广泛肯定 

几年来,在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几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其中园林专业2004届为98.92%,2005届为100%,2006届为99.01%。2006年艺术设计专业首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6.67%,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另外,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获奖数量逐年增多。在山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书法比赛中,园林2003级高茂隆、杨菁毛笔书法分获二、三等奖;园林2003级潘越丰、蔡新淼、刘平三名同学设计作品获得2006年“绿翼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三等奖。在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中,艺术设计2002级李玲设计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艺术设计36名同学的作品还入选“超设计”——2006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艺术设计2002级李玲、张文冉两名同学三幅作品获扬帆青岛“天泰杯”迎奥运招贴画大赛优秀奖,园林2004级许亮招贴画获得山东省“预防艾滋,青年人的职责”三等奖。

作者:杨凯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