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才培养

食品学院: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全方位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时间:2007-04-13 来源:宣传部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全方位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连续招生8届“果品贮藏加工专科”的基础上,1994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本科专业。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食品学院以食品科学为基础,以食品质量安全与生物工程为新的生长点,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始终坚持教研改进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基地配合教学与管理优化教学的办学思路,为大学生能力培养创建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教学研究改进教学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通过教学改革能够使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和谐,这是食品学院党政班子的共识。一直以来,在学院的大力鼓励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6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批准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十五”以来,食品学院主持完成了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主持的“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试点专业建设”和“为创汇农业服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改革”项目获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果醋喷雾醋化工艺的开发及其实验设备的研制”项目获省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或参编21世纪、“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等25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近三年来,发表教研论文的教师占教师总数14.03%,参与省级和校内教研立项课题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28.07%。学院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食品主干课程教学现状调研与规划”和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体系模式的构建”。 
   学院已主持完成的山东省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创汇农业服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经过认真大量的实践考察,充分的讨论,创新性地改革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出口食品加工业需要的新课程、新内容得到了加强,并形成了三个阶段,四个系列,八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成果对其他本科专业的建设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主持完成的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试点专业课题“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经过大量的实践考察,认真的理论分析、充分的讨论,创新性地改革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个平台、两个方向,宽口径、强基础”的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成果对实现我国食品教育总体规划、实现食品教育与国际接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 

    科学创新是课堂授课理论的源泉,科学研究的开展能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食品学院坚持让学生参入教师的科研活动,以此让他们回归到知识的源头上,了解理论的发展过程,从而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和良好的启迪作用。“十五”以来,食品学院参与科研立项的教师达45.61%,教师的科研活动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工作,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采用“链条式”的教学方式,以老带新,打破过去年级之间不相往来的壁垒。例如,食品学院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室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指导教师指导对化学与功能食品有兴趣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提前进入研究室进行科研训练,并根据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就业需要决定学生实习名单;之后指导教师根据科研课题内容提出论文题目,研究生负责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本科生参与部分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研究生监督实施。实习期间,本科生参加研究生课题讨论会议,指导教师则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和最终的修改。 

基地建设配合教学 

近年来,食品学院密切关注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方法,加快培养的人才与快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接轨,已建立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投资400万元建成食品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作为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包括乳品加工生产线、果蔬加工生产线、发酵(啤酒)生产线、粮油焙烤加工生产线以及肉品加工项目、水处理系统和冷库项目。另外,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周边城市的资源优势,曾与60余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并与部分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实习点。校内外基地的建设,保证了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管理优化教学

  食品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已制定了保障教学质量的9个相关措施。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食品学院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食品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要求教师党员“正师风、铸师魂、树师表”,在党日活动中,不断加强全体教工党员的爱国主义和爱岗敬业教育。 
    为了使青年教师早日适应专业课堂教学,学院构建了青年教师培养新模式,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累计超过3-5个月时间的生产实践,采取以老带新制度,让老教师指导1-2名青年教师,并传授教学经验。此项措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食品学院坚持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的办学理念,建立了适应出口或外向型食品企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毕业生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王宝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