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展精彩,台下几多功
——记理学院“精彩一课”活动
王娟老师是理学院的一名年轻助教,日前,学校领导在听过她的课后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王老师告诉记者,自学院“精彩一课”活动开展以来,她充分利用同事间深入交流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与经验,扬长避短,查缺补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与王娟老师的感受一样,理学院教师普遍反映,学院开展的“精彩一课”活动措施得当,大家受益匪浅。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崔文善院长,深入了解了理学院“精彩一课”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情况。
一
见到崔院长,他刚刚听完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正在办公室里给这位教师谈论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这是学院“精彩一课”活动在全面开展一个阶段之后的新举措,即对最近两年新进教师进行重点听课。
为什么能够在全院抓好“精彩一课”活动,收到广泛好评?谈到这个问题,崔院长介绍说,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理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学院所有教师只要能够组织好课堂教学,就是对学校评估工作的最大贡献。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学科进行了分工,由院长崔文善负责物理学科,党总支书记刘光辉和副院长曲宝涵负责化学学科,副院长马少军负责数学学科。基本形成“院长-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这样一个层次分明的三级体系。同时确立了“组织授课严谨、激励学生参与、加大信息输入、突出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及“注重实践应用的学习效果、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授课效率、突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活动要点。
崔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教研室主任工作的落实是“精彩一课”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关键所在。只有教研室主任真正肩负起责任来,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要求和标准的传达,还是自下而上的意见反馈,教研室是最基本的任务完成环节,而各教研室主任更是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把关人。
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了“精彩一课”大讨论。崔院长谈到:“什么是精彩一课?精彩一课应该包括哪些环节?这些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将讨论意见集中以后,我们认为一堂精彩课应该包括五个环节。一是课堂知识的引入,即导入语部分,可以分为别开生面、深入浅出、切合实际等不同类型;二是教学内容方面,包括层次分明、表述准确、语言干练、重点突出;三是例题的选择,所讲授的知识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用例题来进行说明,数学上还要讲到运算技巧,这些都通过例题来解决的;四是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和方法小结;五是师生互动的环节。”
针对所确立的五个环节,各教研室出一名骨干教师具体做一次课程示范,以课程为依托,再现如何导入课堂、选择例题等环节。与此同时,教研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计划,各项活动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课时、每一个负责人。既保证了示讲活动有序进行,使各位专业教师准确掌握每天的工作任务,又便于学院领导督促检查。
二
由骨干教师示范讲课之后,以课程为单位,选出一位教师进行撰写教案,并进行公开讲课。学院院长、副院长首先进行了示讲,获得过各种荣誉称号的教学能手、教研室主任也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示范讲课。“充分重视和发挥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的示范作用,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鼓励。”崔院长说,一方面,荣誉称号不能白拿在手里,遇到关键时刻,正需要这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起到表率作用。另一方面,教学能手一般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心理承受力普遍大于青年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即使出现问题也更容易与人沟通,更容易接受批评。这样就容易形成‘相互指出、相互批评、相互检举’的氛围。”
在教学能手进行了充分示讲后,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每位老师开始轮流试讲。坚持“讲一节课,评一节课”的原则,对每堂课进行细致盘点。
崔院长特别谈到,从青年教师的试讲情况来看,他们由于教学经验缺乏、对教材的熟悉度有限,普遍容易在“知识引入”、“例题选择”、“师生互动”三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另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性不够、板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据此,理学院又及时采取了“重点听课”的措施,听课的范围主要是05、06年新进教师,对于05年以前引进的教师,针对学生、督导在日常教学中的反映,问题比较大的个别教师也进行单独听课。听课后,由院领导与授课教师进行单独谈话,开门见山地反馈意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提高教学水平。
三
为确保评议过程公平公正,理学院始终坚持院长、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研室主任、其他教师分层次进行的示范秩序。从院长讲起,由听课教师先给院长提意见,从而保证不会使青年教师先讲先接受评议而产生心理压力,甚至畏难情绪。评议氛围的形成有一个渐进过程,刚开始青年教师都不好意思提问题,只能由教研室主任点名,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才慢慢养成了主动性。崔院长说:“确保评议过程的公平公正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提意见就是提意见,不讲客套话,由领导带头,绝不笼统地说‘讲得挺好’;另一方面,就课论课不针对个人。评议过程中还要防备个别老师有特殊目的的偏颇评价。另外,良好的评议氛围就不应该拒绝争议。有争论才有启发,授课过程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式,每个人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讲课方式讲出来,大家充分讨论,这样才能有进步。”
目前,理学院以课程组为单位,同一门课程由教研室主任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完成标准讲稿的写作。学院规定,标准讲稿形成后,讲师以下职称者必须按标准讲稿授课;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可以有所发挥,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特长。在充分熟悉标准讲稿的基础上,所有教研室将进行集中训练。
崔院长谈到,活动最终的效果还要等待评估专家的评价。他说:“通过这一活动,每位老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提高了自信心和讲课技能。这次活动各教研室组织得力,人人参与,相互观摩,教师之间互相提意见,优良的教研活动氛围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