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在学术会馆召开2014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杨同毅主持,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所长王元英、 副所长王树声、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主任罗成刚、科技管理处处长刘好宝,农业部转基因烟草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环境安全检测室主任任广伟等专家出席,农学与植保院全体领导及烟草专业相关教师参加。
杨同毅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说明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意义,介绍了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教学的基本情况,希望行业专家对新修订的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农学与植保学院烟草专业负责人张洪生就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了详细汇报。张洪生说,为落实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适应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体系,烟草专业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坚持强化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实行“322”培养体系,即“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教育平台,“实践”、“创新”两个发展之路,“课程”、“模块”两个个性化。
张洪生展示了2014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草稿。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专业课程建设的强化;课堂教学时数与实验教学时数的比例;专业课程向必修课程的调整,开课的先后,课程内容的设置等多项思考。
各位专家就以上问题逐一做出讨论。其中以“烟草化学”这门专业课程为代表的几门专业课程是否有必要调整为必修课程,部分专业限选课程是否有必要调整为专业课程成为讨论的热点。
杨同毅对汇报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针对“烟草昆虫学”、“烟草病理学”、“烟草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烟草育种学”“烟草种子与检验”、“晾晒烟”、“烟叶分级”、“烟草商品学”、“卷烟工艺学”等课程的重要性带领与会人员反复推敲。
王元英根据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对每一门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做出解答。他还特意询问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安排,并强调要注重实验课程,保证实验安全,提升操作能力。林琪提出是否另外开设“烟草综合实验课”的建议,以加强实验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