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进入寿光市场已经4年了”,世界知名荷兰德瑞特种业集团公司代表韩绍功介绍说,“这是展区的中心,这个展位在主展厅可谓是‘黄金地段’,该展位是我们去年4月底通过竞拍‘抢’来的。”这是园艺学院学生在寿光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蔬菜博览会实习的场景。
4月20日上午,园艺学院05级专科和04级本科同学们在陈宁、杨延杰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在寿光召开的国际菜博会。本届菜博会突出蔬菜展会的专业性和国际性,集中展示世界蔬菜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种植模式。展会设有一个主展区和15个分展区、4个规模化种植温室,室内展览面积8.5万平方米。特别是新建的4个高档冬暖式大棚,将直观展示大棚蔬菜生产实景,更便于学生实习。
“立柱栽培属于无土栽培中的常见形式,这种栽培模式要注意基质的配比和采光问题。”陈宁老师仔细的讲解,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听。这是在7号展厅,主要是各类园艺作物的无土栽培。
杨延杰老师领着同学们参观各类新颖而奇特的栽培方式:飘浮在“水”面生长的蕹菜,在空中生长的红薯,根部裸露却依旧旺盛的白凤菜……大家认真地听着,记录着,还不时提出疑问。另外,菜博园不同类型的、先进的日光温室也令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位同学表示,在学了相关知识后,能够真真切切的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设施,听老师详细的讲解,当然会有更真切的体会和印象。特别是刚刚学了《设施栽培学》,这种现场教学令人印象更加深刻。
通过实习, 达到了实践促进教学的目的。对同学们来说,实习收获颇多,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现场教学模式,在增长见识与经验的同时,加强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提升了自我,受益匪浅。这种收获得益于园艺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学院近几年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力度,将实习、科研和教学贯穿到一起,采取了学生“四年不间断式”实践模式。即大一、二 结合专业的公益劳动,感性认识;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三开始科研训练、实习;大四是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