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动物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六和、正大、得利斯等近20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到会,共同就动物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校长助理、教务处长杨同毅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上,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潘庆杰向与会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动物科技学院的总体情况以及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设想。各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生产和发展实际,畅所欲言,对动物科学专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
据介绍,建立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使企业也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加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效果。增进企业与学生的了解,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加强校企交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0人,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7项,已完成31项;专业教师在研项目16项,总科研经费1350万元,人均科研经费30余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8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品牌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
为进一步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动物科学专业将探索实施“3+1”培养模式和“三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即该专业学生进行3年课程学习,1年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践,通过专业导师、思想导师、创业导师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