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科研服务

青岛农大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演示会举行

时间:2015-10-15 来源:宣传部

日前,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作物品种小区精确种植与收获装备研发与示范”,在精度控制、育种自净、份量型排种、快速测产等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株行播种机(手扶式、悬挂式)、穗行播种机、小区条播机(自走式、悬挂式)、小区玉米精密播种机、谷物小区收获机、玉米小区收获机、自动测产装置、份量型干燥机等10余种装备,其中绝大多数机型都为国内首创。

10月14日,为进一步促进研究与示范,加快推广应用,课题组举行现场演示会,现场演示了6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小区播种机的作业效果,展示了播种后的作物长势(提前播种),同时展示出2种小区收获机、自动测产装置及份量型干燥机系列制种装备。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同毅到会致辞,农业部农机化司调研员王国占、农业部规划设计院院长朱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刘信副书记、中国种子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立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张毅、农业部种子局品种管理处副处长邹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处副处长宁明宇、中国农机化导报社长刘卓等领导共同出席现场会,会议由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主持。

杨同毅在致辞中对农业部有关领导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参与合作研究的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说,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科研攻关,希望政府部门今后对农机项目给予更多支持,搭建平台让更多优势资源联合发挥作用。他代表学校表示,将进一步支持项目发展,在农机研发和人才培养上走得更深更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部农机化司调研员王国占发表讲话,就项目前期研究进展和取得成果给予高度认可,并希望有关科研人员进一步广泛听取农业专家和用户建议,完善现有机型,促进项目圆满完成。

项目首席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机电研究所所长王延耀教授在会上介绍了项目情况,项目合作单位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永琪也到会致辞。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是财政部、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于2006年新设立中央财政专项,选择公益特点突出、行业科研任务较重的农业部、水利部、气象局等10个部门作为先行试点,着重从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行业重大公益性技术前期预研、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以及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的科学研究。“作物品种小区精确种植与收获装备研发与示范”为2012年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拨款总经费1427万元,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宇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承担。此前,青岛农大凭借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领域的突出科研实力,主持了2009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并于2012年承办第14届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学术交流会暨育种机械设备展览会。

此次“作物品种小区精确种植与收获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旨在针对中国地区特点,重点研究谷物类、玉米等主要作物种子小区育种试验的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为田间育种行业设计开发出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从而加快中国种子的繁育,推动中国良种工程和整个种业的发展。研究主要分为作物品种小区试验精密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作物品种小区试验机械化精确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作物品种小区育种播前分种与收后种子处理技术及装备研究、作物品种小区试验机械化精确控制、数字化处理等关键技术融合的研究与提升和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等内容,共研发出作物品种小区育种播种机械、作物品种小区育种收获机械、作物品种小区种子加工与智能测产装备等12种田间育种机械机型。

此次现场演示会在项目合作单位、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验示范基地举行,由“作物品种小区精确种植与收获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组和青岛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种子机械装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种业机械化分会、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协办。活动现场,与会农机与农艺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就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