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科研服务

我校承担欧共体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05-04-12

  记者从有关单位获悉,我校承担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资助项目,亚洲苹果、梨主要病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历经四年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全部项目将于2006年4月份完成。
  这一项目是由来自5个不同国家的6个单位参加的国际合作项目,参加单位分别是英国国际园艺研究所,联邦德国作物育种研究中心果树育种研究所,匈牙利国家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印度帕玛园林大学果树研究所,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和我校的植保系。我校客座教授,英国国际园艺研究所的徐向明博士是该项目的总召集人。
  我校研究由李宝笃校长主持,主要负责梨黑星病流行规律、测报技术研究;苹果白粉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调查;白粉菌重寄生菌采集、分离、筛选、寄生能力测试等研究。
  梨黑星病在亚洲地区是危害梨树上一大主要病害,该病流行性强,流行年份常造成巨大损失。我校项目组成员从梨黑星病害的流行规律入手,研究明确温度、降雨、相对湿度、梨树生长发育期对梨黑星病菌侵染的影响,从而根据这些因子预测梨黑星病菌能否侵染及侵染数量的多少,以指导果农施药和病害防治。经过四年的研究,项目组成员已经完成了温、湿度对梨黑星菌萌发动态和侵染动态的影响研究;完成了温、湿度对萌发分生孢子死亡的影响研究。基于这些流行学研究数据,研制完成了梨黑星菌的侵染预测模型,经四年的梨黑星流行监测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到目前为止,已有两篇论文发表在英国植物病理学报上。全部研究结束,将提交一个能在Internet网上运行的梨黑星测报模型。
  苹果白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调查,目的是为苹果白粉病的抗病育种、抗病品种的推广和生防因子的应用提供依据。项目组成员已从山东苹果产区采集200余份样品,送往德国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毒性测试。到目前为止,项目组已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白粉病菌上采集、分离到30个白粉菌重寄生菌的菌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抗逆性、对白粉菌的重寄生能力等项目进行了测定,并筛选出6个具有应用潜能的生防菌株。目前,项目组成员正对这6个菌株应用前景进行测试,至全部项目结束,有望筛选出1~2个有开发前景的生防菌株。
  欧共体项目于2001年10月份启动,主要针对亚洲苹果、梨上所发生的主要病害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开展病原菌生物学、病害流行学和测报技术、病原物种群多样性、病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其目的为这些病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知识、技术、方法和生防因子。

作者:李宝华 王向誉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