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农业厅组织国内同行专家,于12月26日在济南对我校戴洪义教授主持的 “高酸制汁苹果杂交育种”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整体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酸制汁专用柱型苹果新品种选育和苹果柱型基因标记研究在国际上属前沿性工作。
“高酸制汁苹果杂交育种”是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戴洪义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针对我国高酸制汁专用型苹果品种缺乏的实际问题,历经10年,采用杂交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人工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酸苹果制汁专用型新品种3个和生食苹果新品种2个;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龙头企业紧密结合,直接按照国际标准对杂种进行评价和选择,育成的高酸制汁新品种已经被有关企业作为基地推广品种开始应用。
专家们鉴定认为,该项目对苹果杂种制汁适性和若干性状的遗传动态研究,揭示了苹果原汁的色泽和色差值、苹果浓缩汁的透光率和吸光度的影响因素,并对苹果杂种若干性状的遗传规律及早期预测进行了探讨,为苹果杂种评价与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苹果制汁品种遗传育种理论研究方面有创新,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及鉴定技术体系在果树育种方面有广泛的参考价值;所选出的这5个新品种属于苹果品种原始创新工作。在生产上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山东农业信息网对戴洪义教授的成果进行了报道。网址:
http://www.sdny.gov.cn/asp/detail.asp?id=3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