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科技

旱地小麦专家林琪为胶州农民讲解春季麦田管理

时间:2015-03-17 来源:宣传部

暖冬是把双刃剑,做好春管保高产

青岛农大旱地小麦专家林琪为胶州农民讲解春季麦田管理

3月12日上午,在胶州市里岔镇的一块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旱地小麦麦田管理技术推广会正在举行,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林琪教授,为今年的小麦丰收打了一支“及时针”。

种麦盼暖冬。刚刚过去的冬天就是一个暖冬。据来自青岛市农业推广站的一份材料显示,今年青岛市全市小麦长势良好,安全越冬,苗情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

“麦苗没挨冻,长得旺,保准丰收!”在现场,前来听林教授讲技术的种植户们个个喜气洋洋地谈论着。不过,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旱地小麦研究经验的农学家,林琪并没有百分百的乐观。

“暖冬是把双刃剑”,讲授伊始,他就给农户们心头的喜气降了降温,“暖冬有利也有弊,只有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才能实现大丰收。”

在一片惊讶声中,林教授为大家讲解道,暖冬容易造成麦苗旺长、虚长,苗高而不壮,因此抵抗力较差。而且,“暖冬”之后往往病虫害也较多。林教授还告诉大家,根据有关气象专家的预测,今年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如果真的发生“倒春寒”,过于旺长的麦苗往往不能有力抵抗寒气,更容易发生倒伏,虚长的麦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会降低。

讲到这里,林教授蹲下身子,指着麦地上一些弯弯曲曲的裂缝告诉大伙儿,这些“龟裂”的出现,说明土壤已经开始缺水,出现了早期的干旱迹象。他伸手往下抠了抠地上的土,说:“大家看,五到十公分以下才能看到湿土,如果是水浇地,就要及时灌溉。在旱地,就要在当前的返青期及时进行镇压和划锄。”

所谓镇压,就是在麦田里压一遍,让麦子更实地深入土壤。事实上,镇压并不是新鲜东西。早先农民一般用绳子拉着石轱辘进行,但这种传统镇压方式劳动强度大,收效却低,慢慢地,人们就不愿采用了。近年来,林教授指导当地农技部门设计出一种机械式的镇压器,实现了农机具的创新。这种镇压方式操作简单,只需要加在手扶拖拉机后面在地里开着压就行。一亩地不到十分钟就压完一遍。再加上如今土地集中在种粮大户手里,他们更加重视也更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操作,因此,当地不少大户很快接受了镇压器。

“镇压之后,一亩增一百斤,看着不多,可我有八百多亩地,就能多收入十万。”当地种粮大户杨树林告诉记者。

不过,现场一位大姐对百十斤重的镇压器并不放心,“不能压坏?俺家就十几亩地……”

“镇压器走一遍,不仅压不坏,还能控制麦苗的生长节奏,同时压实土壤裂缝,把下面的水分提上来,起到保墒的作用。”林教授说。

据林教授介绍,冬天土壤里起水分运送作用的毛细管会发生断裂。压实之后能将断裂连接起来,水分也就能输送上来了。镇压还能弥合土壤产生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仅散失水分,还会使冷空气进入,因此也就有了保温效果。

“划锄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环节。镇压之后土壤水分来到根部,划锄能使土壤的毛细管再次断裂,不让水分到达地表,这样水分就很好地保存在了根系周围。”林教授介绍,划锄还有断根的作用,通过损伤麦苗的根系促进根系再次蓬发,并能锄掉部分杂草,也有利于土壤保温。

一番细致的讲解之后,林琪教授亲自为农户进行了现场演示。看到农民在划锄过程中操作不当,他接过工具,进行了认真的演示。

当然,要想取得最后的大丰收,光是这些还不够,林教授说,在返青期结束之后,还要在追肥和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科学手段,确保丰收。

作为农业科学专家,林琪教授自上世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小麦,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旱地小麦育种专家。旱地小麦增产需要的两大关键,一是品种,一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多次实验,他带领课题组育出的高抗旱小麦品种“青麦6号”“青麦7号”如今已经成为旱地小麦主推品种,“青麦6号”更是由于在盐碱地实打538公斤而著名。在栽培技术上,林琪总结出一套对旱地小麦实施的“早、深、平”技术,并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推广,直接听众逾2万人次,为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