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9日,我校园艺学院李敏教授主持完成的“特色南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认为,项目育成的食用南瓜品种风味品质优良,砧木品种“一砧两用”,均可替代国外同类品种、总体达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特色南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由我校和青岛市种子站共同完成。项目针对我国传统南瓜品种品质较差,不适合加工出口,而国外种子成本高以及砧木品种比较缺乏,有则抗病性差等问题,开展适于加工出口的食用南瓜品种及砧木南瓜品种选育。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资源,经过多代自交、系谱选择,选出四个稳定的食用南瓜自交系和四个稳定的砧木自交系。经杂交测配,育成“青农绿栗1号”和“青农绿栗2号”两个食用南瓜新品种,育成“青农砧木1号”和“青农砧木2号”两个砧木新品种。“青农绿栗1号”,早熟,糖和淀粉含量高,口感甜、适于加工,抗白粉病,耐贮运,适于南北春季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青农绿栗2号”较1号座瓜节位稍高,果皮颜色较淡,瓜肉金黄色,其它品质性状与1号相当。“青农砧木1号”根系发达,与黄瓜或西瓜嫁接亲和性、共生性好,抗急性凋萎,高抗枯萎病,耐低温。‘青农砧木2号’耐根结线虫病,综合性状好。
项目根据育成品种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了“青农绿栗1号”露地栽培技术规程、春季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和“黄瓜、西瓜嫁接技术规程”,选育的新品种及生产技术规程得到大面积推广,累计达45万余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大育成品种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