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经科技部批准、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青岛市)为依托单位的“牛结核病、布病和猪链球菌病高通量分子筛选与鉴别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及预警应用”课题,在青岛花园大酒店正式启动。我校动科学院院长单虎教授作为课题参与单位的子课题负责人出席启动会议。
“牛结核病、布病和猪链球菌病高通量分子筛选与鉴别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及预警应用”是国家863课题,总到位经费89万元,由单虎教授、尹燕博教授、王建琳博士等承担的“牛结核病、布病和猪链球菌病基因芯片和PCR-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是本课题的重点子课题,将获经费24万元。
会议由课题责任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保续博士主持,以建立有效的课题分工合作机制,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实现研发先进实用技术、培养兽医科研骨干、为重要人畜共患的防空工作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为主要目标。会上介绍了课题总体框架和目标,听取了课题各参与单位的研究进展和工作计划汇报,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与课题责任人签订了子课题任务合同书。
参与本课题的单位还有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信息链接:
黄保续校友简介
黄保续,男,1970年出生。1989-1993年就读于莱阳农学院兽医专业,1993-1998年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工作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原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现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FAO/OIE禽流感专家组(OFFLU)成员、中国国际食品发典委员会农业专家组成员、全国疯牛病风险防范专家委员会成员、农业部重大疫情应急指挥中心指导组成员、东北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主要从事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农业部动物防疫专项和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多项,主持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及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应用成果二等奖1项。担任“十一五”“948”重大项目“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关键技术引进”首席专家、FAO援华禽流感早期预警项目国家顾问、世行援华禽流感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指导研究生12人。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10余部,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重要技术报告20余份。
863课题简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一项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国家科技计划。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还没有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全面大规模地发展高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同发达国家开展争夺高技术优势的全面竞争。因此,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十五”期间,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等6个高技术领域的19个主题和若干个重大专项作为发展重点。其中,主题项目:以鼓励创新,攻克重大关键技术,掌握知识产权为导向。重大专项: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重大产品、系统或工程为核心组织实施。
随着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干细胞临床移植以修复或重建损伤或病变的组织和器官是医学界极为关注的热点。在起点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为了推动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及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863计划将“组织器官工程”列为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重大专项。